新皇冠体育

图片
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新皇冠体育: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平安:探索综合金融的“中国模式”

2010-08-25 11:12:36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柴茂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中国平安集团的管理团队

 

  19885月,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国平安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蛇口诞生。思变图强谋改革,凭海临风勇开放。顺天时、占地利,平安的骨子里就有那么一股闯劲儿。今天,它以探索综合金融“中国模式”的出色成绩,为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也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把客户需求摆在首位,“一账通”打造金融服务新模式

 

  您有没有在银行、保险公司排长队浪费时间的烦恼经历?是否因记不住多个资产账户密码而焦急过?您是否期待坐在家里,打开电脑,只要一个账户、一个密码,就能操作储蓄、外汇、证券、保险等多种个人理财业务,全面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投资、保障情况?眼下,中国平安的“一账通”已把我们的期待变为现实。

 

  20098月,当中国平安宣布,推出“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服务”的 “一账通”业务时,不少业内人士感叹:“一应俱全”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平安开创了国内金融服务的新模式。

 

  “一账通”好在哪儿?好在轻点鼠标就能完成所有个人账户管理:

 

  ——平安银行的客户想办理银行转账、信用卡还款业务,直接登录“一账通”网银就行;而寿险客户在“一账通”上加挂保单以后,不管是搬新家还是换电话、换缴费账号,都能在网上随时更新,还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保单信息和投资收益;个人车险客户在新车购买保险需要办理车牌号批改时,直接上网登录“一账通”,提交批改就可以了。

 

  ——除了“通吃”各类平安旗下的金融账户,“一账通”还覆盖国内其他50多家银行、证券、基金账户,显示各账户明细、账户余额,方便客户管理工资账户、社保账户、投资账户、还贷账户等多个网银户头,还可以显示客户在不同航空公司的航空里程积分以及话费,并可连接到个人电子邮箱。

 

  “10年前,人们到银行办事,储蓄、外汇、转账、结算分别在不同柜台,后来各家银行开始出现‘一柜通’,一个柜台把银行所有服务全部办完,这就是‘整合’的概念。”中国平安副董事长孙建一说,相比“一柜通”,“一账通”的整合功能更强大,能将多个金融子领域的服务全部纳入,让客户体验前所未有的轻松、便捷。孙建一表示,随着百姓收入的稳步增长,金融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中国平安要通过品类齐全的“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

 

  “一账通”好不好,市场自有判断。截至200912月底,仅仅4个月内,“一账通”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400万。

 

一步一个脚印,综合金融集团羽翼渐丰

 

  “一账通”的背后,是中国平安20多年来为实现“综合金融梦”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回顾平安的成长历程,在“打造国际领先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大目标下,是清晰的“阶段性任务”:每五年探索一件事、完成一件事。

 

 在第一个五年——1988年至1993年的初创阶段,平安破除了当时在国内还占主导的“铁饭碗”观念,作为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在摸爬滚打中艰苦创业。

 

  第二个五年,平安进入个人寿险领域,保险业务快速发展。1993年平安引入了摩根、高盛等战略投资者,成立平安信托、平安证券;1994年,平安成为国内第一家聘请国际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按国际标准进行审计的公司;第一家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帮助规划未来发展方向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视野更加开阔,经过反复研究和调查,确立了一个要用十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来追求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第三个五年,中国平安开始走上探索、建立综合金融模式的道路。除继续大力发展产险、寿险两项核心业务之外,在信托、证券等金融业务方面也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结合中国实际,建成一个既符合国际标准又适应国情的综合金融集团控股架构与模式,既能保证让各项业务在这一架构和模式下健康、快速发展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同时集团又能很好地防范、控制风险。

 

  第四个五年,在稳步发展资产管理、信托和证券业务的基础上,平安正式进入银行业务领域,综合金融模式初步形成。2002年,平安引入战略投资者汇丰集团,并要求汇丰给予搭建集中后援平台的帮助;2003年,平安收购福建亚洲商业银行。同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平安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集团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继中信、光大之后的第三家综合金融集团。2004年,平安以集团形式整体在海外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金融保险集团。在这个五年里,平安的综合金融架构、组织体制、公司治理、管理机制、运营平台不断完善,业务范围涵盖寿险、产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资产管理、信托、银行、证券等全面金融领域,初步形成了“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三大支柱的业务发展架构。

 

  综合金融到底有怎样的吸引力,令中国平安苦心孤诣地追索20年?

 

  综合金融经营是指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金融集团至少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活动。这种经营模式可以实现内部资源共享,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并因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而赢得市场。

 

  “开展综合金融是中国平安的必然选择。”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马明哲说,从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逐渐认可金融综合经营并相继调整金融监管规则与架构,各国和地区纷纷从金融核心竞争力的高度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大型综合性金融集团日渐成为全球金融业的主导。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来看,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金融综合经营在中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央也已明确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国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就必须融入全球金融企业发展的大潮,选择一条适合国情、适合自身情况的道路,而“集团控股、分业经营、集团整体上市”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开展金融综合经营的首选。

 

  “中国平安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擅长学习、汲取国际化营养而获得快速成长,‘创新’犹如我们的企业标签。开展综合金融经营不仅是平安谋求自身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一份引领国内金融业创新、迎接国际挑战的责任与使命。”马明哲说。

 

 夯实三大业务支柱,向“国际领先”进军

 

  金融综合经营分为混业综合经营和分业综合经营。混业综合经营即母公司经营具体业务,同时对子公司进行管理,比如银行控股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控股银行;而分业综合经营是集团控股,子公司分业经营,集团不经营具体业务,专注于管理职能。

 

  中国平安实行的是“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的管理体制。集团接受保监会的金融分业监管,各金融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分业经营,分别接受对应监管部门的监管,相互之间设置严格的防火墙,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业内专家指出,这种模式比较有利于企业进行内部各业务系列间的资源整合,各业务间互为因果、互为链条,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彼此补充,产生整体的协同效应。同时可以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防止风险在集团内各子公司间传递。

 

  下辖保险、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等多种业务,对中国平安来说,“综合金融”是一个严谨、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建立在一整套精密、完备的系统基础上。

 

  首先,需要一个庞大的网络。经过21年的发展,平安的保险业务已经拥有超过5100万的个人客户和200余万的企业客户,约41.7万的营销人员和8.3万正式雇员分布在全国近1000个城市的业务网点。未来,随着各项业务的开拓,网络、电话等新型销售渠道的快速发展,客户数量的不断累积,平安的网络还会继续成长并扩大。

 

  其次,需要一个清晰的战略。综合金融需要规划、建立起完整的全金融业务牌照体系、完善的综合金融集团管控体系,要确保内部各项业务的高度协同、资源共享,也必须依靠矩阵式的管理架构。平安在发展初期实行的是“块块式管理”,后来过渡到“条条式管理”,目前已经实现了“矩阵式管理”,不仅加强了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管控水平,提升了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并且强化了各项业务之间的资源共享,为综合金融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第三,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中国,能否建立海纳百川、高度协同、实现内部资源充分共享的文化,以及具有强大执行力和竞争力的机制,是综合金融集团最关键也是挑战性最大的问题。平安成立20多年来,建立了一整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体制、机制和文化,让整个公司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四,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平台。一个产品的领先,最多维持几个月;一个系统的领先,最多维持一两年;只有取得整个平台体系的领先地位,才能打造出可持续的竞争力。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平安作为中国金融综合经营的先行者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从2004年开始,以国际领先水准为目标,平安投入巨资在上海张江建设的全国运营管理中心,为集团开展综合经营提供整合的、集中的后台作业和统一的、标准化的品牌服务。

 

  耕耘廿载,综合金融经营在中国平安已经开花结果:

 

  “首先是带来业务和利润结构的稳定。”孙建一介绍,目前平安在保险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银行和投资业务也在快步跟上。未来随着三项业务实现“三足鼎立”,公司的业务结构将更稳定,利润来源新皇冠体育:元,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整个经营会更稳健,能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综合金融能创造很强的协同效应。一方面能够大幅度节约成本,综合金融集团内不同子公司可以共享客户、IT、后援平台、品牌等资源。同时也能互为支持,比如资产管理做好了能推动保险业务,提高分红、万能以及投连产品的销售优势;再如平安积累了大量优质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为开拓银行的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提供了客户资源支持。此外综合金融能让企业更高效地挖掘客户的潜在价值。金融业务客户的共性大,同一位客户会有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交叉销售,为每位客户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孙建一介绍说,目前平安产险、养老险每年都有近20%的业务量来自交叉销售;平安银行2008年开始发行信用卡,短短一年时间发卡就超过100万张,创造了信用卡市场发卡新纪录,其中65%以上的发卡量出自寿险及其他专业子公司的销售团队。实践证明,保险的快速增长,推动了银行和投资业务的发展,银行、投资业务的逐步成长,也对保险业务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不满足于已经担当国内综合金融经营“领路人”的成绩,平安还有更远的目标,更大的“野心”。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建成集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为一体的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三大支柱业务均衡发展,持续地获得稳定的利润增长。我们不仅要让客户在平安获取一站式、全面的金融服务,找到客户从出生到养老可能需要的一切金融产品,而且要努力化繁为简,让五花八门、复杂深奥的金融产品变得简单易懂、好操作、好管理,让客户省时、省心、省力。”马明哲说。

 

  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界网站梦”,辉煌而温馨。

 

把创新进行到底

 

  国际金融危机使很多人对综合金融经营“谈虎色变”,甚至一些人认为综合金融就是此次金融海啸的原因,这种认识与理解是错误的。

 

  第一,从金融海啸的实质来看,它是由风险极大又缺乏监管的“高杠杆”非传统金融业务引发的,传递到传统金融业务,进而冲击实体经济,形成波及全球的、巨大的、系统性的风险。这和某一家金融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业务模式没有关系。

 

  第二,恰恰是那些业务和利润结构合理、地区分布均衡的大型综合金融集团抗风险能力明显较强。这次风暴中,各国遭受重创的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是非综合金融机构,其数量和损失规模超过了大型综合金融集团。部分综合金融集团受到冲击,也是因其非传统金融业务出了问题。现在已有大量的数据和实例证明,综合金融集团恰恰是所有受冲击金融机构中率先走出危机、恢复正常经营的。

 

  当然,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应该允许多种金融业务模式并存,既要有单一经营的金融企业,也要有走综合金融道路的企业,中国也一样。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术界与金融界逐渐形成了“金融体系分业经营与分业管理”的思路,国家也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而证券、保险监管职能的独立则彻底标志着金融体系分业格局的形成。

 

  平安的综合经营既符合当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整体原则,集团不经营任何具体业务,子公司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监管线路清晰,防火墙严密,风险控制有效。通过集团控股的模式,集团与监管部门对子公司形成双重管控,同时,以集团为统一的融资平台、管理平台,通过金融前、中、后台的有机整合,使客户能够在一个品牌、一个窗口享受到完整的综合金融消费体验。而公司则借助平台整合,实现交叉销售,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达到成本优化、价值共享,从而实现公司价值和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有一批拥有强大国际市场主导力量的跨国企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强弱取决于金融机构群体的强弱;综合金融对于提升金融机构综合实力具有巨大促进作用,一个国家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综合金融集团,是对整个国家金融业竞争力、金融地位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全球经历过自1929年以来冲击力最为猛烈、破坏性最为强大、涉及面最为广泛的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得到一个非常深刻的启示:面对金融市场,每家企业都要常怀敬畏之心,但是,国家、企业的发展也是在曲折中前进、在磨难中发展的历史,不能因为有风险就放弃创新、止步不前。

 

  综合金融是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平安将矢志前行。

 

  从2004年开始,中国平安正式启动位于上海张江的“全国客户服务及运营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投资10亿元,并于20065月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成的运营管理中心有员工3000多人,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将集团各子公司分支机构的后台作业和服务进行集中整合,为公司前台提供全面的、标准化的技术支持,并通过资源集中与共享,实施客户综合金融服务计划。

 

                                                                        (人民网-人民日报   柴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