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冠体育

图片
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新皇冠体育: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风电扎堆上市 或迎保险业务新好时代

2010-12-22 08:43:13来源:百方网 作者: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管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强调,过去几年倒下的约十台风机只是小概率事件,但经历了近四年风驰电掣般的飞速发展后,中国风电不得不回头审视过去可能埋下的“隐形炸弹”。

  不过,当众多风电设备厂商们痛苦的“回头”后,他们所见的并不仅是风机的故障问题,还有一张张明媚的笑脸。这些笑脸来自于国内开展了风电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实际上,因为今年风电企业扎堆上市的热潮,越来越多的设备厂商开始考虑寻找金融资本的庇佑,以求在遇到质量风险后能够确保财务的平滑。

  而在部分风电企业们还在权衡是否出手购买保险之时,始于今年11月,国家能源局启动的针对风电装备质量问题的专项调查,无疑是帮助保险公司们增大了业务拓展的可能。

  “专项调查让人们不禁想象,中国风机的质量问题确实很大。”一位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那么,投资者便会格外重视企业是否具有完善的风险转移措施。”

  据了解,风电保险在欧美国家已经是相对成熟的险种,即使在我国也并不是全新的话题,但却绝对称得上“冷门”。然而,上述投行人士认为,中国风电保险业务的好时代或许正在来临。

  事实上,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项新开辟的业务也有可能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开展这部分业务最后到底是盈是亏,目前我们还看不清楚。”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大财险)产品精算部一位负责人坦言。

  保险费率0.3%。-0.5%。

  2008年10月28日获准开业的英大财险在保险行业中资历尚浅,但由于股东的电力行业背景,其在开展电力保险业务时具有天然的渠道优势。据了解,英大财险已于去年正式启动风电保险业务。

  前述英大财险产品精算部负责人介绍,按照投保人的不同,目前的风电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设备制造商,在生产和运输环节分别设计了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下称质保险)和货运险;另一类则是针对发电企业在运营期间的财产一切险(下称一切险)和机器损坏险(下称机损险)。

  “火电一直都在上保险,所以在火电业主投资风电的时候,对于保险也是很关注的。”金丰(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文杰表示。

  他介绍,在五大发电集团的内部财务管理规定上,也有明确的保险工作内容要求,因此,我国实际运营的风电场中,已经投保的并不在少数。

  以英大财险为例,其目前已经承保了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华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中水电中电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旗下十余家子公司的一切险和机损险。

  而设备商的投保案例则相对有限。“我们的第一单,是最近和今年10月在美国上市的某风电设备企业签订的保险合同。此外,则是正在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下称东汽)洽谈合作事宜。”上述英大财险产品精算部负责人透露。

  他表示,目前有风电设备生产商这样的客户基础,主要是风电企业现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状况,转嫁风险的意愿比较强烈。所以,保险公司在设计风机质保险时,会比其他产品的同类险种更加细化。

  “以我们与风电设备企业的合作为例,风机保险分为海上和陆上机组。”这位负责人介绍,因为设备所处的环境不同、面临的风险也不一样,所以制定的费率就有区别。“目前来看,风电保险的费率更高,海上机组的费率要比陆上再高50%。”

  “国内的保险费率约为0.3%。-0.5%。,高于火电和水电。”张文杰对记者表示,这个价格实际上还不足欧洲定价的1/10,“欧洲普遍为7%。左右。”
  但上述来自英大财险人士表示,即使这样的费率水平,也往往要经过艰苦的谈判。他透露,以现有的投保案例来看,整机倒掉的情况还是少见。但因为是高空安装作业,风电设备遭遇磕碰等意外的出险率比火电和水电要高很多,而对这样“小毛病”的赔偿额可能让保险公司吃不消。“一个零部件的成本可能只是2万-3万,但是吊装成本可能上百万。”

  这位负责人坦言,在与风电设备商签订保险条款时,就需要做一些风险控制的措施。“我们设定理赔的最低额度是1万元,或者每次事故中,10%的价值是免赔范围。其次,运输、安装的赔付成本不能超过零部件本身的价值。”

  博弈风险控制

  不过,前述人士仍表示,更高的保险费率和严格的风险管控措施,并没有让英大财险吃上“定心丸”。

  事实上,上述风险管控措施基本上所有开展风电保险业务的公司都有相关设计,但根据中国风电保险市场上已有的少数案例来看,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记者了解到,去年金风科技(002202.SZ;02208.HK)已经从中国人保购买了相关的保险产品,但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中国人保在这次的合作中好像亏得比较多。”中国人保甚至不想与金风科技续约合作,要么就要大幅提高费率。

  金风科技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并未提及去年的索赔事宜,但他向记者表示,“金风生产的所有风机都会投保,目前则和几家保险公司在商谈之中。”

  不容否认的是,作为国内最早开始风机生产业务的制造商,金风科技机组的质量在业内一直评价较高。如果连承保金风都亏损,那么为其他的风电设备商提供保险,风险可能更大。

  张文杰透露,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目前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2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开展风电保险的时间不长,自身数据记录并不是很多,而风机企业的机组运行数据又非完全透明;二是整机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上可能存在不足,随着装机时间的增长,也许会不断地暴露。

  前述英大财险产品精算部负责人肯定了这样的说法,他表示,英大财险的数据主要是来自中国电科院研究风电的部门,并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

  该人士表示,即使投保人选择了故意隐瞒的劣选项,英大财险还是可以通过对比设备商提供的损失清单与自己承保的风电场的损失清单,分析数据的真实性。

  据了解,风电设备厂商在购买保险时,往往被要求对下年内生产的所有机组投保,以实现保险行业追崇的“大数法则”。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来年实际产量大于预计,则按实际的量算保费;如果产量小于预计,设备商则被要求至少投产预计量的80%,否则也按照80%的预计产量来收取保费。

  投保范围仍有限

  保险公司想方设法为自己编织扎实的“防护衣”,却也无形中将潜在客户的范围缩得更小。

  “有投保意愿的都是上市公司,因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能造成很大的财务损失,而财务的波动性对于股价的冲击是很大的。”前述投行人士分析。

  事实上,即使有参保的动力,但因目前的保费过高,不少整机企业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上述投行人士分析,风机整机厂商作为轻资产的企业,账上资金一般都是应收抵应付,如果再考虑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就很难顾及保险。他认为,这也是一些即将上市企业购买风电保险的原因之一,“上市可以募集大量的资本,自然有钱购买保险。”

  有保险公司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其正在和已于12月10日过会的华锐风电接触购买保险之事。“华锐的投保意愿还是有的,只是他们对保费太抠了,双方目前没有达成一致。”

  此外,湘电股份(600416.SH)旗下湘电风能也在积极的询洽风电保险事宜。

  对于突然多起来的客户需求,国内保险公司对于超出质保期和出口机组的投保都非常谨慎。

  “我们担心过了质保期,风机的问题会大量爆发。”英大财险产品精算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出口的机组也不太敢保,因为国外的索赔力度很大。”

  “中国风电发展得太快,导致风险的变化和损失率的变化也很快,我们有点摸不准,国际再保人也不会轻易接受。”但他也坦言,为了风电保险业务能够可持续的发展,英大财险也在探索针对质保期之外风机的保险产品,“费率合适的话还是可以谈。”

  而根据最新的消息,东汽正在与英大财险洽谈为质保期外的机组投保。东汽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此举也是希望我们的机组更有卖点,这是东汽正在致力加强售后服务的一项举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