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李画 4月9日一大早,记者一行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出发,赶往寅街镇朵祜村。 上山的公路一个月前才刚刚通车。路很狭窄,每逢会车,我们都要艰难倒车让行。多次错车间,半边车轮悬在崖外,心也一直提在嗓子眼儿。 车行1小时后,终于到了朵祜村。这是一个彝族村庄,朵祜在彝语中的意思是“吉祥”。进村后,在村民的带领下,踩着松软的牛粪,沿着狭窄的小径,又继续向上爬了3个陡坡,终于来到中国人保寿险弥渡县支公司寅街镇农网经理李强的家。 “喂,喂,你等等,我现在有点事情,等会再给你打回去。”李强一边接电话,一边热情邀我们进屋。这是个典型的山里汉子,皮肤黝黑,嗓门很大。“一早上已经接了八九个电话,全是让我去办理赔的。”李强说。 2008年10月,做超市生意的李强加入了中国人保寿险弥渡县支公司。在弥渡,之前有保险公司理赔服务跟不上,收钱时人来了,赔钱时人没了,一时间“坏事传千里”,大山里的村民对保险的印象糟透了。 因此,李强的保险起步之路异常艰难。他回忆说,刚开始到村民家去,他都要夸张地说:“你坐好,别吓着,我是做保险的……” 农村保险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下发了一份《新皇冠体育: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要求以中国人保为主导,在全州范围内进一步健全农村保险服务网点。2011年,寅街镇政府转发了上述意见,以村级组织为服务网络,人保寿险云南省分公司启动农网建设,推出“村村人保人工程”,李强被聘为寅街镇农网经理。 寅街镇有73个自然村、173个村民小组,四周群山环抱,梯田遍布,从一个自然村到另一个自然村,距离近的也要奔走1个多小时。几乎每天早上6时多,李强就要出门,背着装满客户资料的黄绿色双肩包,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4年多下来,包用烂了9个,摩托车报废了1辆。 哪怕是猫抓狗咬的小事,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理赔。 “对老百姓来说,赔多赔少没关系,关键是拿到手。如果一点小事情,拖上几个月时间,老百姓就会在背后骂你。”李强说。 “可以跟那个背黄包包的人买保险。”寅街镇的村民对李强逐渐建立起信任和好感。 对当地百姓来说,除了疾病,意外伤害就是最大的风险。寅街镇所辖村民近年逐渐被纳入新农合范畴,但享受的保障水平仍较低,因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更是无法得到赔偿。 为此,人保寿险云南省分公司向农村统一推出“一张保单保全家”的意外险“福满家”卡,以户为单位,每户年缴保费100元,最高可获得意外伤害医疗费1.6万元,一般意外赔付6万元,公交意外赔付8万元,以及航空意外赔付20万元,赔付金额按参保人数均分。 对云南人保寿险来说,这款“福满家”小额意外保险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人保寿险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杨兆宏说,“福满家”去年赔付率高达178%,仅一年就亏损了230多万元,但它的社会效益却很好。 以一个农民因严重意外伤害到省级医院花1000元医疗费看病为例,新农合门诊只能报30元,住院免赔额为400元,除去自费药200元,新农合住院报销40%,实际能报销的费用为160元,农民需自付840元。如果购买了“福满家”小额意外保险,在住院报销之后,农户自费部分除去免赔额100元和自费药200元后,保险公司还能再报销90%,即再报销486元。新农合和商业保险共报销646元,农户只需要自付354元,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 因为李强的服务好,产品又实惠,一传十十传百,2012年5月15日上午,寅街镇河东村委会巧邑村全村400多户村民竟排起了长队投保。现在李强骑摩托走在路上,也经常会有素不相识的村民将他拦下来,向他买份保险。 投保“福满家”小额意外保险的村民越来越多,出险率越来越高,李强也越来越忙。有时半夜还接到报案电话,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搬到了山下自家超市仓库小屋办公。白天办理赔时赶上了饭点,村民做好饭留他,他也顾不上吃一口就要赶到下一户人家。“我自己也是农民,知道他们不停给我打电话,是因为心里真着急。”李强说。 兑现“足不出村办保险,足不出村办理赔”的服务承诺,李强长期为村民提供优质的承保、理赔服务,4年多来做到零投诉。2012年,云南保监局、云南省保险行业协会将他评为“云南省保险业优秀服务标兵”。同年,他被评为全国保险业双十佳“优秀服务标兵”。 |
下一篇: 中国将超越日本 成为亚洲最大保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