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冠体育

图片
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新皇冠体育: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揭秘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源头

2013-05-10 10:22:23来源:福建日报作者:虚假 医疗 广告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变脸”绕过审查 串通媒介牟利 违法成本过低
揭秘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源头

  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犹如顽症恶疾,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久治难愈。而近年来,在这些医疗广告中,打着中医的旗号,招摇撞骗、谋财害命的越来越多。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接连几年将打击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在对有关媒介进行监测时发现,导致顽疾难愈的原因与规避监管、媒体的生存土壤和违法成本过低有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9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这样表示。

  虚假广告另辟新歪路

  曾几何时,在人们对虚假广告有了些许的防备和识别能力后,广告的经营者开始另辟新路,将广告“重新包装”以新闻报道、讲座、讲坛等“新面孔”出现在大众面前。

  据介绍,这种资讯可以连篇累牍,各种治疗方法,包括病例、各种获奖的宣传和照片,极具欺骗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麻颖介绍,这是监测当中发现的新的动向,这些方式绕过了政府部门的一些监管,不需审查。这类信息属于《广告法》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当中提到的变相虚假广告,但人们往往对这种宣传的警惕性不高。

  媒介成虚假广告“七寸”

  “广告都是从哪儿打出来的?都是媒体刊登出来的。”麻颖一语道出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的“七寸”。

  麻颖认为,这是虚假违法广告之所以泛滥的一个关键,医疗机构发布虚假广告,也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

  目前,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这三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利益链。医疗机构为了宣传,扩大影响,增加业务收入,要做广告。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通过这种经营活动、发布活动也获取广告的收益。而在这里唯一“失利”的就是消费者。

  麻颖说,我们对发布医疗广告有一套严格的审查和审批的程序,这里头涉及医疗机构、广告公司,工商管理部门要进行审批,卫生部门要审查。但有时候我们在查处时发现,通过审批的广告和最后播出来的广告是不一致的,这个问题就出在最后一个环节。

  现行法规惩治不严

  违法成本很低,经济利益很大,使得一些机构不惜违法发布虚假医疗广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为,这是虚假违法医疗广告久治难愈的另一重要原因。

  麻颖认为,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虚假医疗广告的惩治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法律法规甚至是上个世纪出台,离现在比较远,这些法律法规的上限和下限比较低,比如是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或者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这些罚款在当时可能伤筋动骨,但是现在来看也就伤及皮毛。

  麻颖认为,现有的监管队伍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有的地方,就几个监督人员,对于上百个机构进行监管,从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中医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监督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中医基本知识,对于中医的诊疗方法和方案都要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查办案件的时候才能准确地进行定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