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仝春建 5月18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北京园博会)正式开幕。当天,有近5万名游客入园参观。此前,人保财险与有关组织运营方签署合作协议,独家承保了北京园博会的一揽子保险项目,从而使本届园博会的顺利运行有了更加坚实的风险保障基础。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类似北京园博会这样的大型公共活动越来越多。对于组织方和运营者来说,如何做好有效的风险管理,经常会成为头等大事。而保险作为风险分散的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合理的保险保障安排,将其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范和化解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一点,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公共活动的成功举办不难看出,保险机制不仅有效地发挥了应有作用,而且也大大提升了活动主办方乃至主办城市的风险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参与这些大型公共活动,保险业不仅树立了良好的风险管理者形象,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在这些经验当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就是对于参与大型公共活动,如果就事论事地做保险,仅仅停留在收保费的层面,会让政府和社会看低保险这个行业。只有立足公众利益,同时站在政府的角度,把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发挥出来,帮助组织方和运营者分忧解难,才能真正树立保险行业形象。有时候,通过积极参与大型公共活动,往往会成为改变保险行业在政府和社会公众心目中地位的一个很好契机。 实际上,保险业为大型公共活动提供服务,除了保险保障之外,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最近,记者在辽宁省采访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十二运)保险服务的情况时,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十二运将于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省举行,沈阳市将作为主会场。截至4月末,辽宁保险业已经为十二运提供了74.2亿元的风险保障,涉及体育场馆等各个方面。 据了解,由于十二运赛事密集,场馆众多,对于如何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顺畅,政府有关部门非常关心和重视。那么,保险业能为此做些什么呢?还真有办法,就是全面升级6个保险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同时,加强与交管、法院等部门的联系,全面推进交通事故诉调对接机制建设。 原来,近两年来,沈阳保险业下了很大工夫进行保险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建设。目前,沈阳市80%以上的交通事故案件都能通过快处中心进行处理,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快处中心撤销的话,沈阳市的道路交通就可能立刻陷入瘫痪。正因为如此,辽宁保监局已经要求,在十二运期间,体育场馆密集的一个快处中心全天24小时运营,其他5个快处中心延时服务,周日不休息,而且符合条件的单方事故也要纳入业务范围。这样一来,就能让道路交通事故得到及时快速处理,从而保障十二运期间道路交通的安全顺畅。 事实上,建设快处中心,本身就是保险业为了发挥社会管理功能、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化解事故纠纷的一个创新举措。事实证明,这种举措不仅在平时就有用,像十二运这样大型公共活动中,更能发挥作用。据了解,沈阳市的快处中心升级建设已经被纳入到了十二运交通委员会的一项工作内容,目前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向全社会进行宣传,这在无形中进一步放大了保险业的社会形象。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当初快处中心的建设仅仅定位在保险公司防范经营风险层面上,那么地方政府也许还不会像现在这样对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可以说,通过积极为大型公共活动提供服务,能够为保险业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提供难得的机遇。 |
下一篇: 新疆阿克苏、喀什两地遭受严重雹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