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兰君子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用四个“最”字要求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给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对于这样的表述,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体现出新一届政府不仅单纯地强调数量,更是注重农产品质量和效益,追求数量与质量的平衡。
要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必须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这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受访专家一致认为,金融机构应当从战略全局的角度考虑,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切实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以及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而就目前金融服务水平来看,不论是体量、覆盖面,还是农村经济对于主体金融需求的满足度,都远远不足。在以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标志的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过程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势在必行。
其中,金融保险大有可为。
首先,借助金融工具的力量,在金融保险方面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提供资金扶持,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者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记者走访时发现,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未达到完全现代化生产的阶段,农民收入也较低,因此,大多数金融机构都缺乏对农业生产进行投资的积极性。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在中央政策的层面上明确要求金融保险机构应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进行支持。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开展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殖大户等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破解农业保险短缺的瓶颈,提高农业生产的后期保障也是关键思路之一。近些年我国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已严重制约了粮食的增产增收。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保障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进而探索将金融保险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也是重要思路之一。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农业产业的安全,提高生产者高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为金融保险在“三农”领域的深入发展拓展空间、拓宽思路。“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和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保险研究中心主任丁少群对记者说,一方面,农业保险对农民经济损失的资金进行补偿,帮助农民迅速恢复生产,提升了农民抵御灾害的能力,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政府角度来看,农业保险不仅能够减轻财政支出的压力,还能够放大政府补贴的效果。
2007年以来,我国中央财政开始对部分农业保险品种提供保费补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240.6亿元,同比增长38.3%,为1.83亿户次提供了9006亿元风险保障,向2818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48.2亿元。农业保险作为粮食安全网中重要环节的角色定位已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为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生产能力提高,数量已经不成问题,难在质量。回应百姓需求、解决社会性问题,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要治理农业生产源头,实行标准化生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