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债发行锐减:上市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较高的水平
2014-01-16 08:46:46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阅读次数:
次
添加收藏
摘要:
险企次级债发行锐减:多家公司逼近额度的“天花板”
历经2012年的融资高峰,2013年保险公司次级债融资规模锐减。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2013年保监会共批复6家险企募集次级定期债务的申请,总金额267.53亿元,较2012年度的731亿元锐减。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方面是因为偿付能力有所缓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型上市险企次级债发行额度接近“天花板”。
根据保监会公开数据,2013年保监会共批复长城人寿、中国人民人寿、太平财产、天平汽车保险、民生人寿以及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等6家险企发行次级债,共计267.53亿元。其中,去年3月保监会对保险集团公司放开次级债募集资格之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紧接着在4月就获批发行次级债,获批额度高达160亿元。
尽管如此,2013年险企次级债发债规模较之前几年的节节攀升可谓锐减。据平安证券统计,2009年到2012年险企次级债发行规模分别为145亿元、208.5亿元、577.5亿元和731亿元。如此计算,2013年的次级债发债规模相较2012年同比下降超过六成。即使加上中国平安发行的260亿元可转债,险企去年总的发债规模为527.53亿元,仍然低于2011年和2012年。
“次级债融资规模锐减并不是因为保险公司找到更好的融资方式,而是因为保险公司次级债本息合计基本都接近可发行的上限。”平安证券非银行金融首席分析师缴文超表示。
根据《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保险公司申请募集次级债,募集后累计未偿付的次级债本息额不超过上年度末险企净资产的50%。据缴文超的计算,除太保产险和平安产险外,多家上市险企的次级债发行额度已接近“天花板”。其中,人保财险次级债本金占2012年末净资产比例为44.4%,太保寿险为41.1%,新华保险为41.8%,而平安寿险和中国人寿也分别达到32.3%和30.5%,发行空间有限。
相对于发债,2013年许多非上市险企依旧新皇冠体育:地选择股东增资来“补血”。统计显示,2013年有超过40家险企获得增资。“相对于上市融资和股东增资,发行次级债的利率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成本其实并不低。”业内人士对本报表示。从2013年的次级债期限来看,险企均选择了10年期,而且通常会附加第5年末发行人赎回权。“险企多选择"5+5"模式,而不选择更长的期限,主要是由于后者成本更高。同样由于成本的考虑,险企发行10年期的次级债,第5年基本都会选择赎回。”上述业内人士称。
1月14日,保监会发布了对平安人寿募集80亿元次级债的申请批复,使平安人寿成为今年第一家获批发行次级债的险企。
据业内人士判断,短期内整个保险业的融资压力并不大。“2013年保险公司进入满期高峰,保险公司合同到期给付,准备金清零,准备金占用的资本得到释放,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保险公司即使不融资,偿付能力也呈现缓解状况。”缴文超表示。
据2013年中报数据,上市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保持较高的水平,其中中国人寿237.9%;中国太保282%;新华保险174.19%;中国平安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