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的主体,其实是客户。互联网金融浪潮来袭,广发银行的判断是必须下去游泳
● 对于基金这种轻资产的公司,互联网冲击远远大于证券行业。因为它完全改变了行业生存的规则。在基金行业内部,对如何拓展互联网金融争议很大。易方达选择坚决地去投入,去尝试
● 证券作为金融的子行业,其标准化的产品几乎无差异,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跟互联网也就天然结合紧密。广发证券表示,长期来看互联网将大大降低券商的运营成本
● 对保险行业来讲,目前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弘康人寿认为,互联网保险市场能不能做大,不取决于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而是取决于客户的需求
● 对于互联网金融,要坚持适度监管、协调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既为市场创新和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又要避免发生风险事件
千树万树梨花开。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苏宁等一大批企业先后推出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应用,给传统金融机构以巨大冲击,并由此开启了互联网金融时代。
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更是群雄争霸,惊醒过来的银行、险企、基金、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适应,已经逐渐寻找到自己的坐标,并且在创新求变的思维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互联网金融尖兵企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互联网金融尚在蜜月期,但曾经光鲜的互联网“宝宝”近期受收益率持续下滑、大额赎回条件收紧、转账消费功能受限等影响,用户数量急剧下降,资金回流传统金融机构趋势明显。显然,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弱肉强食”的江湖规则同样适用。
“乐观估计,互联网金融还需要20年才能成形。”日前发布《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的课题主持人、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如是说。按照他的说法,这显然是一场持久的竞赛,传统金融机构还远不到马放南山的时刻。
互联网金融当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格局?在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领域,走在潮流前列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有何特点和优势?互联网金融的投入产出比值不值?互联网金融如何与传统金融共赢?金融机构频繁触网的当下,又应如何防止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隐患?5月8日,在《投资者报》举办的“投资者·中国新经济论坛”上,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关铁军、易方达基金公司副总裁陈彤、广发证券总裁助理王新栋、弘康人寿常务副总裁张科就相关问题,表达了独特看法。这些互联网金融一线尖兵们的回答,对投资者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享受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具有实质性帮助。
险企“触网”生活化
3年总保费翻8倍
保险公司要想掌握“触网”先发优势,就必须花大力气进行产品创新,走差异化竞争道路
“从弘康人寿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是和第三方的渠道合作,包括淘宝等大的渠道,弘康人寿寻找并提供比较有特色、适合在网上销售的产品,多条腿走路。从保险行业来讲,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每一家保险公司都非常重视投入,并且几家大保险公司专门成立了电商子公司。但总的来说仍然属于起步阶段。”弘康人寿常务副总裁张科告诉《投资者报》。
互联网给保险业同样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2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首个《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3年的3年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总增幅达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增幅达566%。
触网险企的增多、保费规模的剧增,市场统计数据的背后,最深远的还是互联网思维给保险行业带来了“保险生活化”的理念。由此“服务即产品”从隐性理念上升为显性指标,比如曾受市场热议的赏月险、怀孕险、遗险等“奇葩”险种的出现,让保险随着互联网润物细无声地渗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娱购医甚至感情生活之中,与大众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1月16日,平安保险旗下“壹钱包”内测上线。董事长马明哲称,除了能投资平安旗下及各家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以及支付功能,“壹钱包”还特别开发了社交功能,钱包不仅可以支付,还可以聊天、通话、发起群活动、AA分账等,这些又不约而同指向了微信、来往的基本功能。
无独有偶,此前的2013年12月,寿险老大哥中国人寿拿出10亿元特别注册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试图在为保险产品搭建网销渠道的基础上布局互联网金融。其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妥善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
据了解,
中国太保、
中国太平早在2012年就设立了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公司、太平电子商务公司。
人保财险、中国太保、
平安车险、
大地财险等保险公司均设立了专门的网销平台。而包括国华人寿、
泰康人寿、太平洋保险在内的几十家保险公司都在淘宝开了旗舰店。
阳光保险则将互联网金融提升至公司2014年三大战略之一。
险企在“触网”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回报。数据显示,去年 “双十一”期间,借助淘宝天猫平台销售的理财型保险产品达9.1亿元,其中国华人寿销售5.3亿元,
生命人寿销售1亿元,国华人寿“华瑞2号”还创下单个产品销售金额4.6亿元的纪录。平安在去年“双十二”当天推出的一款高端理财产品,全国限额为38亿,从零时上线后即被迅速疯抢,仅用时78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对于
互联网保险的火爆,《报告》指出,目前的网络
保险产品还只是
保险业与互联网的浅层融合,大都是一些黏度低、标准化的短期意外险产品,价值低且产品单一。保险公司要想掌握“触网”先发优势,借助渠道力量获得行业话语权,必须抛却各种花哨的概念包装,花大力气进行产品创新,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售互联网保险产品有60多种,主要集中在交通意外险、综合意外险和境内外旅行险。
不仅仅是产品创新的问题,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复杂保险产品,互联网渠道仍有许多无法穿越的障碍。首先,电子商务遵循的是透明化、个性化、简单化,要求高速的产品开发节奏、灵活的产品设计,特别是在费率、责任、标的人群等方面做个性化的产品开发,需要突破形式严谨细致、内容晦涩的条款书写规则,对
保险条款、产品的核心内容予以通俗的表现和简单的演示。第二,互联网的任何一种服务都是全流程的。但现有的保险
理赔服务,技术上不能实现“全链条网络化”。第三,在管理上,保险行业还需要适应互联网内部“组织模式扁平化”的特点,做出相应调整。
“这个市场能不能做大,不取决于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而是取决于客户的需求。在这个事上,互联网只是大家去服务客户、拓展客户与业务的工具和方式。决定这个业务大不大,第一是客户需求,第二是保险公司自身的能力,能不能给客户提供真正满足或者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张科告诉《投资者报》,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未来一定能够实现共赢。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是提升了其效率,比如保险公司线下做业务,找到客户填单,再进行审核,整个过程需要10到20天,但搬到网上半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个效率的提升就是成本的节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