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伟思(Michel M. Liès)
《中国金融》主编 魏革军
魏革军: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保险业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您对当前在不利的经济因素和持续低利率的环境下,国际再保险业发展态势如何判断?
李伟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保险业发展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保险公司需要应对更严格的监管环境的挑战;二是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正在研究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三是整个行业正努力通过审慎的承保工作来保持稳健的资本金基础。中国也不例外。通过这些应对措施,目前保险业很少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完全能够履行对保单持有人所有正当的索赔义务。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正在好转,今年的形势预计将比2013年好,2015年甚至会更进一步改善。这将带动全球保险需求的上升。由于在利率下降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也会随之走低,因此,低利率环境一直是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更低的利率对即将到期债券的资金进行再投资,这一情形将至少在未来几年里延续。尽管面临投资收益率低的压力,但由于保险需求将随着收入增加而上升,国际保险和再保险行业仍将继续蓬勃发展,保持与发达市场相同的经济增长步伐。然而,较低的投资收益率将抑制保险行业利润,使其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因此,保险业需要维持严格的承保纪律来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魏革军:当前,中国已成为新兴保险大国,保费规模居全球第四位。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保险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您如何看待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基于此,您对瑞士再保险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如何定位?
李伟思:中国经济正处在改革和转型中,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一样,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主要受监管变革推动。监管部门重申了未来五到十年的政策目标,即从农业保险、巨灾保险、责任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多个方面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另外,保险监管部门也在采取措施改革监管方式。一方面,监管部门正在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监管方式转变,例如开放外资参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市场、赋予保险公司新皇冠体育:的资产配置自由、放开对寿险与健康险产品的价格管制等。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在进一步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的监管。中国目前正在制定基于风险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预计将很快实施。整体而言,我认为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经济将在中长期内保持稳健增长,保险市场也将随之进一步发展壮大。
对瑞士再保险集团(以下简称“瑞再”)而言,中国是最有吸引力的高成长性市场之一。我们致力于通过参与盈利性更强、增长快速的板块以及把握好战略机会,来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提升业务的盈利能力。此类战略机会与中国政府的优先发展领域保持一致,例如巨灾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以及养老保险等。抓住这些战略机会可能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将为瑞再在高增长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我们重视通过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来分享我们的全球经验和专长,并以此实现自身的差异化发展,从而共同发现和把握不同市场的增长机会。
魏革军:作为集团CEO,您非常看重创新的保险解决方案和公私合作对业务发展的作用。这一经营理念如何形成?成效如何?对中国保险企业有什么经验借鉴?
李伟思: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理念。比较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与保险业在帮助减轻损失方面的经济贡献就会发现,保险业在全球经济补偿层面的贡献不到1/3,这一比例在新兴市场甚至更低。如果保险业希望扩大自身影响,必须走出仅仅依靠提高私人资产保险深度的思路,而要开始为公共资产以及紧急救援等其他领域提供风险融资。
无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成长市场,越来越多的政府实际上都已经开始使用灾害风险融资工具,比如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墨西哥、乌拉圭和太平洋岛屿国家。中国市场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魏革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为保险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外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来看,您对中国保险业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有何建议?有哪些风险值得关注?
李伟思: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策的一部分。根据联合国[微博]的预测,到2020年,61%的中国人将居住在城镇,而目前这一比例仅略高于50%。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可能会看到新皇冠体育:所谓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出现。同时,城镇一体化形成的城市或产业“群”的现象将更为普遍,例如长三角地区。
城镇化为非寿险和寿险公司提供了巨大机会。收入不断提高和资产不断增多,将有利于个人非寿险业务的发展。此外,为了容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城市需要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且工业化也需要与城镇化同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文化程度的提升和消费社会的成型,因产品欺诈或损坏而对商品和服务提供商提起的诉讼将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得到法律支持时),这使得责任保险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人寿与健康险业务也将受益于城镇化战略的推进。金融知识的广泛普及有助于销售更复杂的寿险产品。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依赖子女养老的能力下降,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可能会变得更为重要。
国外经验告诉我们,城镇化也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挑战:一是城市越大,越容易有健康风险,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侵袭,更容易造成巨大损失;二是城市中心的多元化意味着不存在满足不同需求的“万能”产品,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解决方案;三是保险公司还应当采取目前可用的多种渠道完成产品分销,以满足现代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从操作层面而言,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合作,以便管理现代城市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例如医疗服务或灾后重建的融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以在风险管理战略和应对弹性城市发展方面贡献专长。实际上,向私人部门转移风险应是城市风险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这有助于缓解巨灾事件造成的财政和个人负担。
魏革军:近年来,异常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加剧了巨灾风险,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形势更为严峻。当前,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实施阶段,在您看来,瑞再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哪些创新性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李伟思:管理和分散一个国家或地区巨灾风险最传统的方式是建立巨灾共保体,目前美国、新西兰、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都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巨灾共保体,瑞再也曾多次参与共保体的组建工作,其中最具创新性的巨灾保险解决方案就是指数保险。指数保险是对传统保险产品的一种创新,它具有“一触发,就赔付”的特性,免去了评估实际损失的繁琐,是灾后迅速得到救灾资金的有效手段。对于地震风险,可选择地震烈度作为触发指数,一旦约定地点的地震烈度超过了预设值,被保险人即可获得赔付。目前,指数保险在墨西哥政府灾害救助(FONDEN)、加勒比海地区灾害风险保险基金(CCRIF)等项目中获得了成功应用。此类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同样也适用于中国。
中国的许多主要制造业中心,比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都易遭受洪灾的袭击。考虑到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中国在所有高成长性市场中面临的潜在洪灾损失最大。几乎所有的财产保险解决方案都承保洪水风险,但通常洪水保险可保性差。此外,中国针对住房风险的保险渗透率比较低,与洪灾相关的商业和工业风险的保险渗透率相对高些,但仍远远低于其他市场的投保率。其中一个解决方法是在保险人、投保人和当地政府之间建立起对话合作机制,这样有助于识别洪灾高风险暴露地区的风险分布。如果再配合风险暴露信息的充分披露机制,就能制定出有效的洪灾防范措施。
魏革军: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将直接影响着保险业的未来发展定位。面对未富先老难题,您认为中国保险业应如何统筹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与机?
李伟思:人口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正在改变全球经济和社会格局。人口老龄化可能影响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寿命不断增加和老龄化社会,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挑战,因为他们面临个人资产难以承担长寿所需费用或者活得比预期更长的风险(长寿风险)。实际上,由于政府财政有限,而且劳动年龄人口不断萎缩,保证现有的公共和企业养老及医疗计划拥有充足的资金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中国也不例外。实际上,由于人口快速老龄化,加上养老和医疗保险市场不发达,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根据国际经验,我认为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中国保险业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重要因素:
第一,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社会,未来养老和医疗费用的融资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以创新的融资来补充传统的方式。近年来,国际保险业已经开发出了有直接针对性的(再)保险解决方案,以帮助养老基金管理这一风险,例如各种类型的年金、长期护理险和反向抵押等。各国对这些创新保险产品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人们的需求、偏好、当地监管环境、政府资助计划以及市场条件等。
第二,与此同时,政府实体也开始利用私人部门解决方案来管理长寿风险,使用所谓的公私合作计划,可以发挥公共部门(监管、规模经济、数据和信息发布等)与私人部门(承保专长、风险管理能力和融资资源)两方面的优势。
第三,鼓励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以及私人部门在内的多方参与,确保高效有力地实施旨在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护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结构性计划。面对近期许多国家纷纷削减预算,私人和非营利部门可能会对未来老年人的赡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魏革军:Sigma杂志一直被全球公认为代表保险业发展趋势的权威报告,也展示了瑞再集团强大的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您如何看待一家企业的研发能力对企业成长的作用?
李伟思:Sigma杂志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瑞再经济研究及咨询团队负责编撰,瑞再各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客户的支持。Sigma杂志提供了在其他地方无法找到的对热点保险问题的数据和分析,非常受客户欢迎。下载最多和最受欢迎的两期Sigma杂志分别是每年三月出版的回顾前一年巨灾损失的那期,以及每年六月出版的有关全球保费的那期,后者分国家和险种总结了全球保费的发展动态。此外,每年一般还有四期主题性的Sigma杂志,覆盖新兴市场保险业发展、财产/意外险以及人寿/健康险等主题。
魏革军:瑞士再保险集团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作为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它一定有着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您如何评价这种文化对瑞再发展的影响?瑞再是如何实现这种全球企业文化和中国当地市场文化的融合?
李伟思:作为一家拥有150年历史的企业,瑞再的发展也充满了起伏。这不足为奇。重要的是瑞再在每一次发展遇到瓶颈时以及应对每一次重大灾难后都勇于创新,新的理念和新的产品帮助我们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就及时调整了公司的发展战略,着力拓展重要的成长市场比如中国地区的业务。清晰的战略定位、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再加上优秀的保险人才聚集,帮助集团实现了近年来业务的强劲增长。
再保险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业务。瑞再尤其如此,因为我们的瑞士本国市场非常小,我们在开业的第一年就走出国门、面向国际。这可能是对我们企业文化影响最大的因素。它使得我们灵活、包容,乐于接受新的观念。它也告诉我们,每个客户、每个市场都是不同的,需要尊重当地市场的文化差异,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和推动全球性的项目。今天,瑞再大部分员工都来自我们所服务的市场。北京分公司也是这样,大部分员工都是中国人。通过培训和轮岗安排,我们在中国的员工可去往全球各地,与其他市场的同事一起工作,而其他地区的同事也会来到这里进一步学习了解中国市场。这种方式有助于我们确保给每个当地市场带来最佳的国际实践和经验,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调整,以满足客户或者合作伙伴的不同需求。
魏革军:作为世界领先的再保险集团公司的CEO,您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保险公司管理人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您有什么经验与中国保险从业者分享?
李伟思:我是学数学出身,喜欢研究概念,比如风险概念、资本概念,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再保险业的经营规律。另外,我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一方面我对不同的商业模式感兴趣,乐见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这对再保险业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也乐于与人打交道,因工作关系,我会经常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市场的客户接触,这正是我的长处所在。因此,我很享受我的工作,这也是一家企业的CEO应该拥有的工作状态。此外,CEO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必须能够坚定地采取措施,还必须善于倾听、认真倾听。也许,这是CEO必须具备的最重要能力。它不仅是一种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品德——必须具备的品德。作为保险公司的CEO,如果能了解保险行业和业务,非常熟悉保险产品,拥有核保员或精算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当然会更有帮助,但我想这对任何企业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