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冠体育

图片
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新皇冠体育: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保险报:农业保险特刊(一)

2014-06-09 16:35:36来源:中国保险报作者: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农业保险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经办机构对农业保险知识的大力普及推广,以及农民对农业保险意识的逐步提高,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损失补偿功能日渐显现。然而,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好的经验,也有新的问题。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不同层面的相关人士,听听他们对农业保险的看法。

农业部农经司副司长黄延信:
农业保险要完善制度夯实基础

见到黄延信的时候,他先是提起与人保财险的合作。对此,黄延信充满期待:“我们农业部农经系统与人保财险相衔接,借助农经系统在基层的组织机构、人员优势,与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合作,提升为农民灾害补偿的服务。这次合作是首次试点,我希望这类合作在未来能更广泛地推广。”

作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早期参与者之一,黄延信经历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变迁,并一直致力于这项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起我国现行农业保险发展情况,黄延信评价说,尽管目前仍存在一些制度性问题尚待完善,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于国于民的重大意义、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充分体现,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我国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风险抵抗能力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需要有一种灾害补偿制度,以应对自然灾害、经济波动等造成的风险。”黄延信说,“此前的经验表明,纯商业化运作,农业保险难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中央财政支持、商业化运作的一种灾害补偿制度,它不仅能让农民在受灾后及时恢复生产,更能够保障农民生活,增加农民财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农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全国农业保险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2012年,农业保险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5%。2013年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99.77亿元,给农民提供的风险保障超过1万亿元,保险公司给农民提供的灾害补偿超过201.4亿元。

黄延信表示,这一保障和补偿水平无论是在传统的政府救济时期,还是在纯商业保险运作下,都是难以实现的。“经过几年的实践,政策性农业保险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原来农民从受灾到反映灾情,再从政府得到救济,需要很长时间,救济款到了,生产节气也错过了;现在直接找商业保险公司,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理赔,及时用于恢复生产。从这个转变可以看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恢复生产、保障生活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

不过,黄延信也坦言,目前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还面临诸多问题。

“实现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老百姓愿意投保,且不出现道德风险;二是财政能补得起;三是保险公司可持续运营。三者缺一不可。”黄延信说,“但目前尚未实现。”

在黄延信看来,农业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的两个最基础,也是最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的险种有15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及《农业保险条例》中提及的农作物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4个险种保费补贴尚待落地。此外,如陕西的苹果、长江流域的柑橘、贵州的茶叶等地方农业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也还未覆盖。

而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农业保险保额偏低则是直接影响农民投保积极性乃至农业保险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006年,在农业部政法司工作时,黄延信曾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额设计工作。“我们当年按照2006年的农业生产物化成本计算每个险种保额。但8年来,农业生产的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大幅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额却没有变化,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灾后恢复生产的需要,对农民参保的吸引力在减弱。”

“保障水平是关乎农业保险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目前情况下,适当提升保额很有必要。”黄延信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在一个省的范围内,以前3年农业生产成本的平均值为农业保险设定保额,保障农业生产的全成本。

同时,黄延信也强调制度建设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长远作用。

我国现有的对农业保险的管理职能分散于财政、农业、保险监管等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要保证农业保险长期稳定发展,需要理清各方权责,完善顶层设计。”黄延信说。

对于目前保监会、财政部为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秩序开展的联合检查,黄延信认为,在检查之外,还应配套相应的制度规范,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将农业保险的经营公开、透明,放在阳光下。

“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走上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我们看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建设正在一步步完善。”黄延信表示,“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政策,就是针对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的解决之策,好的制度需要尽早落实。”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风险也在相应增加。目前,农业保险已经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老百姓对农业保险的接受度逐年提升。未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黄延信表示,农业部农经司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农民对保险的需求,协助农业保险承保机构进行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保险理赔等工作,完善农业保险服务;另一方面,利用现有优势,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普及,培养农民保险意识,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人保财险理赔查勘员:
又苦又累 有苦有乐

□本报记者 韩啸

50岁的宗双利,进入保险业已有16个年头。

初见他时,他身着西装,干净利落,一直很热情地招呼着大家,但总让人觉得他略显疲惫。

一天的交流下来,让记者多少明白这样的疲惫感来自哪里。

宗双利,北京密云县人,现任人保财险密云支公司农村业务部经理。1998年进入保险业从事后勤工作;2003年调入车险理赔部;2008年,转到农险部门,这样一干就是6年。

“那时公司在全县推广农险人手不够,正好我有理赔工作经验,想着农险理赔的程序和手续应该都差不多,所以就过来了。”

在车险部门和在农险部门工作感觉差别大吗?宗双利沉默了一会,说道:“农险不好做,确实不好做。”

“当初不懂农险具体是怎么回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停地跟专家、跟农业中心的人讨教。干起来跟想象中差别很大。”如今,宗双利俨然已经成了半个农业专家。

2008年、2009年是宗双利最难熬的时候,那时农险刚刚在县里推广,老百姓都不了解农险。“村里稍有文化的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跟他们直接宣传保险,他们不听,也听不懂,只有拿到钱了,才明白原来保险是这么回事。”

“那时候压力很大,我们得想尽办法去推广,好在政府也很支持。”

由于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这也是干农险辛苦的一个原因。

密云属于山区,地理环境使这个地方极其容易受灾。“密云县每年都会有雹灾。”

宗双利时常会把在玉米地的查勘经历挂在嘴边。“玉米长得比较高,受灾的地方必须要深入进去,一点点地查勘,没法一眼看见。农户现在几乎都用机器播种,自己都不进地里了,也不清楚受灾情况。我们经常是白的进、黄的出,从头到脚,一身的玉米粉。”

宗双利经常带着查勘员起早贪黑,又承保、又理赔,而且不是一户,是一个村的查勘,尤其在6月、7月、8月,是最忙碌也是最热的时候,半个月都回不了家。

“干农险几个月,媳妇都能丢了。”宗双利调侃着形容这份工作。

“现在农险的一线人员,都是80后、90后,价值观、人生观跟我们那时不一样。他们能安心工作、踏实干活,我们管理层觉得很知足,也不会再有过多的要求。”

2013年,人保财险为密云县的种植业共承保9200余户、5.9万余亩,提供保险保障2.48亿元;养殖业共承保106户次,奶牛、生猪、能繁母猪以及种猪共计16.5万头,提供保险保障2.33亿元。

密云县承保的农险大约有50%都是养殖业。因此,宗双利免不了时常跟动物们打交道。

“苍蝇都能把你推出来。”宗双利这样形容牛场和猪场的状况。随后,宗双利带记者来到一家奶牛养殖场。虽说是挑了一家在县里状况比较好、苍蝇比较少的农场,但光看着门口停靠的轿车顶上密密麻麻爬满的苍蝇,还是让记者一阵难受。

“每头奶牛身上的花纹都不一样,我们经常要等奶牛进食的时候,一头头地拍照,每头牛拍3张,然后存档用作查勘。哪头生病或死亡了,再把照片调出来,对着花纹找。”从几十头到几百头牛,工作量可想而知。

“现在老百姓都了解保险,也都接受,还会主动购买保险。”宗双利介绍,一般情况下,需要投保时,农户上报给村委会,村委会上报给镇,然后再统一把投保的需求情况提供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逐一进行承保。“村委会帮了我们大忙,也减轻了很多负担。”

“他们的确特别辛苦,看着他们那么辛苦,不忍心。我想着能帮上忙的地方尽量多帮帮。”密云县平头村书记王响中对记者说。

不过,有的时候,农民的不理解也让宗双利感到无奈。

“有时候我们连几块钱的理赔也得做。”比如,一亩地一般能种2000棵植物,倒了十几棵,农户就让你来查勘,做理赔。“如果每天都有这么大的工作量,是吃不消的。”

还有一次,300多户的梨树受灾。宗双利带着6个人去查勘,从早上7点干到中午12点,由于天气太热,继续干活会中暑,所以一般都是下午3点再继续查勘。“累得连午饭都不想吃。”

当时,农户看见宗双利他们暂停查勘,觉得他们不干活就去投诉。宗双利拿着上午完成的100多户签了字的文件给他看,才解开了误会。

“有时候会遇到不理解我们工作的农户,但是也都习惯了,好好解释就行。”

谈到今年的投保率如何,宗双利估算大概至少会降低1/3。原因有很多,例如政府鼓励退耕还林,农户数量逐渐下降;去年一场较大的猪瘟疫,使今年的续保减少;2013年自然灾害的频发也影响了今年的续保率。但令宗双利最担心还是合规监管文件的下发,影响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自2013年以来,中国保监会、北京保监局、北京市农委多次下发针对政策性农险的合规监管文件。这些文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的程序、手续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手续的复杂势必给政策性农险的承保理赔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有些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就无法承保。

“合规经营是必须要贯彻下去的。但是对于农户来说,手续一繁琐,他不认为是规范,认为是在给他设置障碍,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强行规范,会造成好多农户没法上保险。”

“老百姓毕竟是弱势群体,我们希望能做到尽量让老百姓满意。现在不论去到哪个村里,老百姓都很热情,很认可我们,相信我们,我感到很欣慰。”

“又苦又累,有苦有乐。” 宗双利说。

 

山东淄博仉行村村民:
农业保险是颗“定心丸”

□本报实习生 王浩程

“现在农民不用自己掏钱给农作物买保险,遇到自然灾害还能享受赔付,真是太好了!”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仉行村村民赵德清言语中难掩激动。去年开始,仉行村改变了原本“政府承担80%,农民承担20%”的投保模式,开始免费为农户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不需承担任何保费,就能享受农业保险带来的实惠。

赵德清所在的临淄区拥有“鲁中粮仓”的美称。临淄曾先后获得过“全国粮食大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等荣誉称号,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在这里不言而喻。2011年始,临淄区的政策性农险由中华保险承担,这一年也是赵德清第一次接触到大田作物的农业保险。

“头一次听说农业保险,村民都有点不太相信保险公司,担心保险公司的承诺和兑现会有差距,对于遇到自然灾害时保险公司能不能赔付还不太放心”。2011年,仉行村村委向村民大力宣传农业保险,鼓励农户对自家种植的玉米进行投保。按照当时村里的介绍,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由政府承担80%,农民只需承担20%。农户一亩地交上2元钱,一旦出现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受灾情况,便可根据作物的受灾程度、受灾面积进行索赔,最高可以得到300元的保险赔偿。

虽然多数村民心存疑虑,但每亩仅2元的保费还是吸引了全村大多数的农户前来了解情况。仉行村2000多亩粮地,第一年超过95%投保了农业保险,这其中就包括了赵德清自家的3亩多玉米地。

2012年7月,正值盛夏初临,仉行村2000亩玉米地都已长至1米多高,苞叶初长成,村民们对丰收的果实望眼欲穿。事出不意,一场骤然而至的狂风暴雨,让全村尚未结果的玉米发生了巨大损失。

暴雨过后,看到成片的玉米倒伏,村民们赶紧报告村委领导,村领导又及时向保险公司通报了受灾情况。暴雨当天那一夜,赵德清连同村里2700口人的心情都格外沉重。仉行村的田地每年玉米、小麦轮换种植,春收小麦,秋收玉米。这次灾害直接影响到村民当年一半的收入来源。

暴雨后的第二天,中华保险临淄支公司的工作人员一大早来到了仉行村,在生产组长的带领下,三四名查勘员开始对受灾作物进行逐户核实。“村民前一天还顾虑受灾玉米能不能被赔付,都没想到保险公司会一块地一块地进行查看,一户不漏地都看了,受灾理赔也马上就兑现了。”赵德清回想起当年的这一幕,仍旧对保险公司当年的表现津津乐道。

据赵德清介绍,7月的临淄烈日炎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挂着相机,背着梯子,冒着酷暑,挨家挨户地查勘核实。一天下来,查勘员常常汗流浃背,衣服都要湿透好几次。他们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将这2000亩地的受灾情况核实完毕。

“我当时理赔了500来块钱”。保险公司按照作物的受灾程度进行赔付,倒伏多的田地赔付的相对就多。赵德清对于保险公司这次的赔付工作表示很满意。据他介绍,此事之后,不光是他本人,仉行村村民对于保险公司的评价也变得一致很高,他们普遍认识到农业保险并不是保险公司为了追求金钱利益,而是确实在为人民服务,保险公司也确实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从那以后,村民们对于农业保险的态度由将信将疑转变为极力拥护。2013年,仉行村2000亩粮地全部参保了农业保险,并且实现了玉米、小麦农业灾害险全覆盖。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仉行村村民不再需要自己承担保费,所有的费用都由财政统一买单。农户不再缴纳农业保险保费,还能享受农作物受灾获得的赔偿,这成了仉行村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去年以来,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这也对承保农险的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农民自己不用出钱交保费了,也希望保险公司继续做好服务,不能降低对农户的服务标准。

赵德清觉得,保险公司服务态度要保持始终如一,就要不断加强教育学习,及时与农户做好沟通,保险理赔服务做好了,才能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好,农民才能真正从政策中受益。

据了解,临淄区财政自2011年开始设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为农民办理农作物灾害险提供资金优惠,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驾护航。目前,临淄区40多万亩冬小麦、玉米全部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从2014年开始,山东省继续扩大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品种,能繁母猪保险从地方财政补贴品种变为了中央财政补贴品种,同时还增加了温室日光大棚、育肥猪、奶牛、公益林、商品林、花生、苹果、桃等新补贴品种。农业保险品种的不断延伸,使农业“保护伞”撑得更大。

世代靠天吃饭的仉行村村民,如今有了农业保险的庇护,一改以往“一次重灾,即刻返贫”的局面。赵德清也对农业保险这颗“定心丸”褒评连连。现在,他只希望这项惠民政策能够坚持贯彻下去,让农民长久地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江西赣州靖石乡党委书记:
“三农”保险助力和谐新农村建设

□本报实习生 赵广道

“一户农户、一栋牛棚、一座沼气池、一口鱼塘、五头奶牛、五亩牧草”,这种如诗如画般的田园式唯美乡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南部的靖石乡。靖石乡不仅拥有5万亩“江西第一、江南第二”的高山草原、屏山原始森林,而且还有覆盖全乡2.8万余人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覆盖全乡万余头奶牛的“三农”保险,一派青山绿树、人畜兴旺,和谐乡村的美好景象。

“只有让老百姓心里踏实了,才能建设成真正的和谐新农村”。朱旭,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靖石乡党委书记,一位已经在基层工作多年的80后党委书记,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基层工作不好做,尤其是涉及农民切身问题较多的农村一线,不但事多、事杂,而且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在2013年之前的靖石乡,时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今天张三家奶牛不幸染病死亡,明天李四家父亲溺水去世,后天王五家脐橙虫害严重绝收……只要发生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意外事件,农民就会找政府。但受政策和财力所限,乡、村两级政府只能调解调解再调解,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而且还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严重干扰了政府的正常运转。

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的正式施行,让困扰基层政府多年的难题看到了破解的曙光。由政府牵头正式担负起了济危救困、破解农村意外多发难题的重任,“现身说法要远远好于政府强制。”谈到一年多来的实际经验时,朱旭反复强调。回忆起刚开始在全乡推广“三农”保险时的情景,朱旭略显无奈地说:“我们都知道‘三农’保险好,但是光我们说不行,老百姓看不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谁也不会买。政府再鼓励,还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参与进来,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抱着看热闹的心理,虽然我们协助中国人寿一起做了很多工作,但收效一直不明显。”

整个推进过程的转折点发生在良纯村龙口组一位名叫忠土堂老人的意外去世。2013年5月份,老人家因意外摔伤不幸离世。在这之前,他的子女刚刚花100元钱给他购买了中国人寿的小额意外保险。村干部得知情况后在第一时间主动通知乡政府的相关负责人,由其联系到中国人寿赣州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资料齐全后,不到10天的时间,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就将21560元的赔偿款送到了忠土堂老人的家中。消息传开,投保热情高涨,先是龙口组的农户,接着是良纯村全体村民都积极参与到小额人身保险的投保行列中来。“这件事情对我们触动很大,在我们基层尤其是农村,意外死亡是大事,处理不好影响非常大。现在全国都在倡导构建和谐新农村,和谐的基础首先在于让大家心里踏实。以前大家感觉出了事没依靠,所以只能找政府,现在‘三农’保险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最关切的经济利益问题。大家心定了,生活过得也就更踏实了。这个事情之后,我们深刻地吸取经验,加大了‘三农’保险的推广力度。”

截止到今年4月底,靖石乡农业保险的政策宣传覆盖率已达到100%,全乡小额人身保险覆盖了2.8万余人,覆盖率达87.5%;同时,作为江西省奶牛主产区,“三农”保险对全乡万余头奶牛也实现100%全覆盖。

“三农”保险在靖石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中国人寿的深耕细作。2013年以来,以朱旭为主导的乡领导班子身体力行,不断创新“三农”保险推广普及的平台和手段,不仅利用乡、村两级干部例会、群众会、互助会等一切可能的机会普及“三农”保险相关政策和知识,而且还将“三农”保险的相关内容整合到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去,利用驻村干部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的“三送活动”,对农户进行一对一的“三农”保险知识普及,并大力发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协助办理“三农”保险相关业务的模式。另外,政府每年还有一定比例的保险费补贴到户,仅2013年一年,靖石乡政府共计补贴6万余元,占全部保费的40%左右,切实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与此同时,中国人寿赣州市分公司不仅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密切配合政府的“三农”保险政策宣传推广工作,而且通过深入发掘当地农民中最有威望的人作为“三农”保险政策和险种的宣传者,推动“三农”保险走入千家万户。

在采访结束时,朱旭说:“希望你们能加大宣传的力度,尤其是典型案例的宣传。身教胜于言传,“三农”保险怎么参保、保什么现在大家基本都知道,就是需要通过新皇冠体育:的案例现身说法,让大家真正意识到参保的重要性。”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过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三农”保险为靖石乡6000余户3万余农民兄弟撑起了一片无忧的蓝天。相信随着新皇冠体育:“三农”保险险种的推出,靖石乡人民的生活会更有保障、更加美好。

 

江西赣州靖石乡党委书记:
“三农”保险助力和谐新农村建设

□本报实习生 赵广道

“一户农户、一栋牛棚、一座沼气池、一口鱼塘、五头奶牛、五亩牧草”,这种如诗如画般的田园式唯美乡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南部的靖石乡。靖石乡不仅拥有5万亩“江西第一、江南第二”的高山草原、屏山原始森林,而且还有覆盖全乡2.8万余人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覆盖全乡万余头奶牛的“三农”保险,一派青山绿树、人畜兴旺,和谐乡村的美好景象。

“只有让老百姓心里踏实了,才能建设成真正的和谐新农村”。朱旭,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靖石乡党委书记,一位已经在基层工作多年的80后党委书记,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基层工作不好做,尤其是涉及农民切身问题较多的农村一线,不但事多、事杂,而且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在2013年之前的靖石乡,时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今天张三家奶牛不幸染病死亡,明天李四家父亲溺水去世,后天王五家脐橙虫害严重绝收……只要发生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意外事件,农民就会找政府。但受政策和财力所限,乡、村两级政府只能调解调解再调解,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而且还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严重干扰了政府的正常运转。

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的正式施行,让困扰基层政府多年的难题看到了破解的曙光。由政府牵头正式担负起了济危救困、破解农村意外多发难题的重任,“现身说法要远远好于政府强制。”谈到一年多来的实际经验时,朱旭反复强调。回忆起刚开始在全乡推广“三农”保险时的情景,朱旭略显无奈地说:“我们都知道‘三农’保险好,但是光我们说不行,老百姓看不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谁也不会买。政府再鼓励,还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参与进来,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抱着看热闹的心理,虽然我们协助中国人寿一起做了很多工作,但收效一直不明显。”

整个推进过程的转折点发生在良纯村龙口组一位名叫忠土堂老人的意外去世。2013年5月份,老人家因意外摔伤不幸离世。在这之前,他的子女刚刚花100元钱给他购买了中国人寿的小额意外保险。村干部得知情况后在第一时间主动通知乡政府的相关负责人,由其联系到中国人寿赣州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资料齐全后,不到10天的时间,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就将21560元的赔偿款送到了忠土堂老人的家中。消息传开,投保热情高涨,先是龙口组的农户,接着是良纯村全体村民都积极参与到小额人身保险的投保行列中来。“这件事情对我们触动很大,在我们基层尤其是农村,意外死亡是大事,处理不好影响非常大。现在全国都在倡导构建和谐新农村,和谐的基础首先在于让大家心里踏实。以前大家感觉出了事没依靠,所以只能找政府,现在‘三农’保险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最关切的经济利益问题。大家心定了,生活过得也就更踏实了。这个事情之后,我们深刻地吸取经验,加大了‘三农’保险的推广力度。”

截止到今年4月底,靖石乡农业保险的政策宣传覆盖率已达到100%,全乡小额人身保险覆盖了2.8万余人,覆盖率达87.5%;同时,作为江西省奶牛主产区,“三农”保险对全乡万余头奶牛也实现100%全覆盖。

“三农”保险在靖石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中国人寿的深耕细作。2013年以来,以朱旭为主导的乡领导班子身体力行,不断创新“三农”保险推广普及的平台和手段,不仅利用乡、村两级干部例会、群众会、互助会等一切可能的机会普及“三农”保险相关政策和知识,而且还将“三农”保险的相关内容整合到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去,利用驻村干部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的“三送活动”,对农户进行一对一的“三农”保险知识普及,并大力发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协助办理“三农”保险相关业务的模式。另外,政府每年还有一定比例的保险费补贴到户,仅2013年一年,靖石乡政府共计补贴6万余元,占全部保费的40%左右,切实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与此同时,中国人寿赣州市分公司不仅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密切配合政府的“三农”保险政策宣传推广工作,而且通过深入发掘当地农民中最有威望的人作为“三农”保险政策和险种的宣传者,推动“三农”保险走入千家万户。

在采访结束时,朱旭说:“希望你们能加大宣传的力度,尤其是典型案例的宣传。身教胜于言传,“三农”保险怎么参保、保什么现在大家基本都知道,就是需要通过新皇冠体育:的案例现身说法,让大家真正意识到参保的重要性。”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过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三农”保险为靖石乡6000余户3万余农民兄弟撑起了一片无忧的蓝天。相信随着新皇冠体育:“三农”保险险种的推出,靖石乡人民的生活会更有保障、更加美好。

 

平安产险查勘员:
带着感情用心做农险

2013年,面对洪涝灾害,人保财险黑龙江省分公司做好灾后农险理赔工作,最大限度保护农户利益。因灾害引发的赔案全部核赔通过,公司共向受灾农户支付赔款5.7亿元。图为该公司查勘员驱车前往受灾地查勘。 任国/摄

□本报记者 康民

农业保险发挥作用离不开农险查勘员的辛勤付出,29岁的和嘉荣就是一位默默工作在平安产险云南丽江中心支公司的农险查勘员。他精通业务,勤勤恳恳,对这个岗位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谈到自己的工作,和嘉荣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农业保险在农村是深受普通老百姓欢迎的好东西。这是因为,一方面,农业保险确实能够保障农民的现实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连续出台了许多富农、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实惠。

有了这样的职业认知,和嘉荣能够在自己负责的平安产险丽江中心支公司农业保险的查勘、理赔工作中,做到心系农户、不畏艰苦、任劳任怨。

其实,3年前的和嘉荣还对农业保险的理赔工作一无所知,甚至对整个农业保险业务也基本没有接触过。在走上农险理赔岗位之初,他凭着为农业、为农户服务的极大热情,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公司培训学习、向烟站的工作人员虚心请教等多种渠道,不断地钻研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烟草农险理赔知识。

在理赔的实践过程中,和嘉荣不断创新理赔手段。云南丽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区,与农户沟通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再加上烟草保险的条款复杂难懂,许多农户对烟草保险理赔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为了让农户对烟草保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嘉荣结合理赔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写了一本烟草理赔手册,简单明了地记录了烟草种植后,如果遭遇保险事故所获得的赔偿金额和理赔流程。应该说,在农险领域,这本手册为烟草查勘定损提供了指引,加快了查勘定损的速度。

有一次,公司接到一个烟叶自然灾害受损的报案,地点在宁蒗县大兴镇红旗村委会干坝子小组。一听到这个信息,和嘉荣二话没说,立即跳上车,从丽江火速开往宁蒗县红旗烟站。

在丽江地区,县域跨度大,地形复杂,连续的暴雨导致多处路段出现泥石流和山体塌陷,山路难行,处处危机。在赶赴红旗村受灾地途中,主干路段被山体落石阻断,和嘉荣的车子被困在路上动弹不得,其间还不时有山体落石直接砸在车上。他望着阻断的公路,脑海浮现出受灾农民期盼而焦虑的眼神。他毅然决定放弃车子,徒步前往灾区。

一路上,他冒着随时会被石头砸伤的危险,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行走,终于赶到红旗村。抵达受灾烟田后,和嘉荣以微笑和热情来面对每一位受灾的农民。他先对灾民进行耐心地安抚,努力通过正能量感染他们;其后,他立即组织现场查勘工作,对每一位受灾农民的烟田进行详细的记录。查勘首日,在完成了工作后,已是深夜两点。临走时,烟农老廖激动地对和嘉荣说:“我活了半辈子,烟叶被冰雹都打没了,最后还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真是没想到。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你们保险公司啊。”

作为一名已有数年工作经验的保险从业者,和嘉荣一直秉持“笃守诚信、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热情服务”的工作原则。他对待每一起赔案都认真仔细处理,按照保险合同、监管规定和公司制度要求进行查勘定损。他用热情真诚的心安抚受灾农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农户解答疑问,用过硬的专业技能为受灾农户保障合法权益。这提升了农户的满意度,增强了农户的保险意识,提升了保险在农户心中的形象。

多少次,遇到有些村庄的道路狭窄、路况困难、车子无法通行,他就弃车徒步,挨家挨户地去进行现场查勘、拍照。遇到有些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耐心地向农户解释条款及规定。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在2013年8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和嘉荣在云南丽江的60多个乡镇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近千户的农家院中留下了奔波的身影,在数千亩的烟地里留下了辛勤的汗水。那一年,他累计处理赔案80余件,累计查勘时间长达200多天,为数千户农民提供了查勘定损服务。

和嘉荣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2013年7月下旬,他父亲病重不得不做手术。而当时正赶上丽江多个乡镇发生雹灾,灾情严重。在医院里,他多想留在父亲身边照顾父亲,陪父亲度过困难时期。但灾害无情,有新皇冠体育:的农户需要他的帮助,期盼他尽快查勘。在这种情况下,他回到了公司。公司负责人问他“怎么就回来了”,他说:“还有几个乡镇的冰雹灾害没有查勘,时间久了烟农会非常着急的。”

于是,和嘉荣带领理赔的同事到受灾乡镇之一的大兴镇进行查勘。当大家进入了烟田,看见已处于成熟期的烟叶被冰雹打得零零碎碎,一片片烟叶被打出密密麻麻的筛子眼。和嘉荣深有感触地对同事说:“看到马上就要采摘的烟叶遭灾,咱也心疼。其实,农民都特别朴实,不要以为农民的工作不好做、农业保险难以开展起来,如果带着感情用心去做农业保险,很容易得到农户理解。”

和嘉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3年,他处理80件赔案,没有一起遭到投诉,受到农户的一致好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刘书勇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