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夫首次以中国太平总经理身份面对媒体
打造最具特色和潜力的精品保险公司
□本报记者 李晓波
2014年,“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进入收官年。8月21日,中国太平旗下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控股”)于香港发布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刚由中国太平监事长转任总经理的李劲夫首次面对媒体,接受了《中国保险报》记者独家专访。
业绩报告显示,中国太平在2014年上半年经营效益大幅提升。股东应占利润19.3亿港元,是去年同期的2.8倍。新业务价值23.8亿港元,同比增长44%。每股总内含价值17.6港元,较去年年底的15.4港元,增长14%。半年保费达到653亿港元,首次突破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总资产3779亿港元,较去年年底增长19%。
与此同时,境内保险业务快速发展,代理人产能持续提升。寿险总保费(太平人寿及太平养老)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平均3.5个百分点。寿险代理人的月均人均产能由2013年的13482港元,提升至2014年上半年的20642港元,增长53%,个险、银保4项继续率指标稳居行业前列。境内产险保费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平均4.5个百分点。
截至6月30日,管理总投资资产达3699亿港元,其中集团外资产规模首次跃上千亿平台。跨境金融投资取得较大进展,另类资产收益率与规模稳步提升。投资收益率达5.14%,优于去年同期。
李劲夫对记者表示,过去两年里,为有利于公司价值持续增长,中国太平加大了战略投入,对寿险个人代理组织发展投入大量资源,随着新代理人渐趋成熟,产能逐步释放,效益在2014年上半年已逐步体现。在良好经营业绩基础上,中国太平对如期实现“三年再造”目标更加充满信心。此外,寿险业务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大客户战略合作渐见成效,以及投资收益较为理想,使太平人寿2014年上半年的经营利润创新高达18.2亿港元,同比增长5.3倍;太平财险上半年录得净利润2.63亿港元;境外产险及再保险上半年录得净利润5.13亿港元,同比增长可观。
对李劲夫来说,虽然从中国太平几进几出,但对中国太平的情况却是了然于心。本次以总经理身份接受采访,李劲夫对记者畅谈了“三年再造”给中国太平带来的变化,中国太平对于互联网和金融创新的实践,以及中国太平在“三年再造”完成之后的新蓝图。
记者:时值中国太平控股中期业绩发布,今年又是中国太平“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的收官年,在您看来,中国太平在这3年里取得的成果与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李劲夫:从2011年集团“三年再造”目标实施以来,集团各项有形指标和无形能力明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可以说成果显著,亮点纷呈。
第一个亮点是集团各项有形指标大幅提升,综合实力和品牌竞争力显著增强。2012年、2013年集团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7.7%;总资产年均增长24.4%。到今年上半年,各项指标都持续跑赢大市。市场排名不断争先进位。在最新公布的财富中国500强上市公司榜单中,我们排名大幅跃升。目前,集团旗下7家机构荣获国际评级机构授予的A评级,高居国内各大保险集团前列。
第二个亮点是集团无形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集团始终强调,“三年再造”不仅是有形指标倍增,更要注重各种无形能力提升。两年多以来,以“三年再造”为引领,我们的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多层级、多业务领域、多地域经营的央企治理体系初步建立,去年6月成功实施重组改制整体上市,在打造融资平台、完善公司治理、增强财务实力、深化资源整合、拓宽员工发展空间等方面持续取得进步。可以这样说,通过“三年再造”的实施,我们已经在由内而外向名副其实的中管金融保险集团转变。
第三个亮点是“总对总”大项目拓展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主导和整合业务线资源,搭建平台、开拓渠道、发挥集团综合优势和跨境优势。截至目前,中国太平共与45家大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山东省等多个地方政府,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中国石油、中国建筑等多家中央企业,以及大连万达等大型民营企业。其中,中国太平与中国石化的合作很具代表性。目前,中国石化加油站保险销售项目正有序推进,太平石化金融租赁公司也在积极筹建中。
第四个亮点是中国太平的重大不动产投资项目捷报频传。例如,苏州中心工业园区、广西南宁五象新区、上海周浦地块、北京京汇大厦、北京金融街太平金融大厦和武汉光谷数据中心等等。我们在珠海横琴、成都、深圳前海等地的太平金融大厦和养老社区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第五个亮点是中国太平的创新发展基础平台已初步搭建。2013年,集团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目前已初步建立创新发展工作机制,搭建了以太平电商、共享服务中心等为依托的商业模式、技术、产品、服务四大创新平台,推出了电子化销售工具立保通、稳得赢、理赔免审核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与服务。
记者:您刚才提到太平“总对总”大项目合作捷报频传,这也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总对总”合作对于太平的发展究竟带来了哪些利好?
李劲夫:我在金融行业从业多年,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是,创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营销模式的创新很关键。“总对总”作为一种自上而下展业的新型商业模式,对太平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4年1月-6月,战略客户实现产险保费2.4亿港元,企业年金缴费39亿港元,员工福利业务7180万港元。交叉销售完成寿销产8.7亿港元,同比增长54%;寿销养1.4亿港元,同比增长82%。
我们认为,抓大客户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太平的央企优势,切实找准市场突破口,其效果也已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实。没有大客户开拓工作,中国太平的改革发展很难在短期内打开这样生动的局面。
“总对总”合作协议签署后,我们一直着力推动相关项目的落地实施。比如在银保代理、养老金业务、银行固定资产保险、多元行销、资金结算等多个领域,我们和签约银行共同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并进一步延伸到境外业务合作、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电子银行、联名卡等方面,银保合作领域捷报频传。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太平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与合作伙伴在未来开展一系列深度、创新合作,比如通过对电销中心与移动展业的结合、综合远程定损服务、3G智能手机的交互型应用、3G移动办公等的全方位创新,以提升中国太平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再如,在2012年与中国石化财务公司签约后,今年4月,中国太平和中国石化集团合资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租赁公司,5月又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签约。由此,中国太平将与中国石化整合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在综合化经营方面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记者:金融创新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您也提到中国太平在加快创新步伐。创新思路是什么?目前有哪些主要创新成果?
李劲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更是如此。我们提出建设“有激情、在状态,有梦想、敢担当,有胆识、善创新”的中国太平核心文化,落实到业务发展中,就是要着力开展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跨境经营创新以及基础管理创新。
在产品方面,中国太平旗下子公司太平人寿、太平电商纷纷推出“稳得赢”“E淘金”“太平恒赢”和“稳赢一号”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在营销及业务模式方面,中国太平实现了“立保通平台”“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项目”“跨境综合业务创新项目”“O2O电商个险联合营销项目”“P2P网络借贷公司”等模式创新项目的探索和试点工作;在运营服务方面,中国太平推出“理赔免审核”“银行保险联名卡”“360度车险客户服务项目”“语音机器人创新服务项目”等创新项目和措施;在技术应用方面,我们在“移动应用规划及实施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差异化产品创新项目”“车联网产业规划及实施项目”等一系列技术创新项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总体来说,中国太平的创新可以说方兴未艾,我们将继续着力加强创新,力争为客户带来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体验。
记者:有专家认为,互联网金融代表了金融创新的方向,中国太平在互联网应用方面有怎样的发展蓝图?
李劲夫:如今,互联网公司纷纷跨界进入金融领域,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行业市场环境、客户行为方式都已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开展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对此,我们提出“智慧保险”“网络金融”数字化战略,就是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聚焦建设“智慧保险”和“网络金融”两大重点领域。
具体说来,中国太平致力建立“创新的客户交互能力”“实时精准的风险控制能力”“灵活高效的运营模式”三个智慧保险核心能力,以打造集立体社交、综合金融、一站式服务和产业生态为一体的4个网络金融平台经济新模式。
在夯实客户、产品、渠道、技术和治理五大支撑体系基础上,中国太平将进一步推动实施网络金融、产业生态、产品与风控、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与服务转型、集团治理和科技动力在内的六大举措。目前,中国太平初步确定了12个速赢点项目,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相关项目的落地实施。
记者:在2014年中国太平工作会议上,曾提出“三年再造”战略目标达成后,下一步将打造“最具特色和潜力的精品保险公司”,“特色”“潜力”“精品”应如何理解?
李劲夫:今年,集团党委经过认真研究,明确中国太平的下一步战略目标就是打造“最具特色和潜力的精品保险公司”。
所谓“特色”,就是中国太平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比如,我们独特的优势包括总部在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品牌优势,作为中管金融机构的政治优势等等。中国太平将把太平品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扬光大,持续巩固壮大原有的港澳和海外业务,不断扩大海外业务经营范围和业务占比,保持鲜明的跨境综合经营特色,奋力开拓国内保险市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所谓“潜力”,是指中国太平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的能力,要在跑赢大市、争先进位的基础上,具备持续发现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甚至引领市场的能力。
所谓“精品”,是指中国太平要正确处理规模与价值的关系,既保持适当规模,更强调价值成长。我们强调必要的规模,但从来不是“唯规模论者”,中国太平将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和提高人均产值、利润上下功夫,把中国太平打造成规模适中、思想领先、技术先进、产品过硬、服务优良,得到客户和业内普遍好评的一流保险企业。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新皇冠体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体现了保险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布局中的最新定位,对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较以往有了很大突破,从健康医疗保险到科技保险、巨灾保险,以及养老健康服务用地等方面,都对保险行业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未来,中国太平要紧抓这一机遇,把“特色”“潜力”“精品”三个关键词落实到各业务条线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中国太平的综合金融平台优势与跨境经营优势,更好地发挥保险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服务功能,让广大客户切实感受到“一个客户,一个太平”的贴心服务,拥有高品质的太平生活。
下一篇: 中国保险报:福建省保险行业协会、学会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