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制图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 王祖继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上海自贸区成立后,保监会结合保险业实际和自贸区的功能定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将上海自贸区作为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保险改革发展之路。
一、立足上海自贸区,谋求保险业改革发展新突破
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第一个正式设立的自由贸易区,肩负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任。保监会秉着“立足上海自贸区平台,加快保险业改革创新”的思路,坚持向深化改革开放要红利、要动力,进一步激发行业发展活力。
一是扩大开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根据上海自贸区的战略定位,保监会把上海自贸区作为对内对外开放的试验平台,以开放的态度,引导和鼓励包括民资、外资等在内的各类资本进入我国保险业的薄弱环节和领域,积极开展产品、服务、业务模式、资金运作等方面的创新试点,不断提高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二是深化改革。上海自贸区是国家战略,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创新,核心是制度创新。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自贸区时指出,“上海自贸区要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着力点。”按照中央有关部署,保监会抓住自贸区建设机遇,将制度创新作为保险业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有针对性地推进一批保险改革创新项目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力求在保险市场长期存在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的问题上取得突破,为我国全面深化保险业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三是促进发展。《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提出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为我国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结合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政策,保监会在上海自贸区挂牌当日就公布了八项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鼓励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相关联的离岸保险、再保险、航运保险、责任保险等业务,支持保险公司开展境外投资试点。此后,又出台了三项具体推动自贸区保险市场发展的细化举措。
二、主动作为,推动一批保险改革创新政策在自贸区落地
基于上海自贸区的战略定位,保监会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更好参与和服务上海自贸区建设为目标,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保险改革创新经验着力点,在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扩大开放、简政放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完善保险市场体系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基本形成股份制保险公司、保险集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各种专业保险公司和区域保险公司协调发展,适度竞争、充满活力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但从自贸区的产业特点来看,保险业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需要强化的领域,如航运保险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高端医疗服务缺失、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基于此,保监会重点围绕自贸区建设的特色需求,推动完善保险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自贸区保险市场体系建设。上海自贸区的设立,给国内的保险业尤其是产险公司提供了很多增量业务,自贸区内相关的码头责任保险、出口产品责任保险、物流责任保险、油污责任保险、无船承运人责任保险等保险需求巨大。保监会结合自贸区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支持保险公司、特别是产险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完善自贸区保险服务体系。在首批入驻自贸区的25家企业中,有两家为保险公司。目前,区内保险机构已经达到13家,其中产险公司9家。此外,注册在自贸区的保险法人机构——上海人寿已经获批筹建,专业投资养老产业的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已获批筹建。
二是推动航运保险中心建设。从我国航运保险发展情况看,存在三个明显的短板:缺少公共的信息平台;航运保险人才少;境内航运保险条款落后,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自贸区的建立为我国航运保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保监会积极推动航运保险市场发展,支持上海自贸区开展航运保险,培育航运保险营运机构和航运保险经纪人队伍,发展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夯实航运保险发展的基础,形成区域性航运保险中心,推进我国航运保险服务能级提升。2014年上半年,自贸区内航运保险和贸易类保险业务发展迅速,占区内保险业务收入的42%。在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国内首个专业性航运保险社团组织——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于2013年1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将在推动航运产品创新、信息共享、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扩大开放
入世以来,我国保险业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积极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引进先进技术经验,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截至2014年6月,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了56家外资保险公司。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对外开放原则,保监会立足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特点,积极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为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提供完善的保险配套服务。针对当前我国健康保险、再保险以及专业的保险中介发展相对滞后的市场特点,保监会将这些领域作为“引进来”的重点,支持在自贸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促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前期,由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和太保集团联合发起设立的专业性的健康保险公司太保安联已经获批筹建。同时,保监会也积极支持国际著名的专业性保险中介机构等服务机构和个人在自贸区依法开展相关业务,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配套服务。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简政放权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按照国务院总体方案中有关简化事前准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要求,保监会积极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在今年5月份推出了与自贸区保险市场发展紧密相关、能够立即落地实施的三项改革举措,包括:允许上海航运保险协会试点开发航运保险协会条款,报备后由会员公司自主使用;取消在沪航运保险营运中心、再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的事前审批,由上海保监局实施备案管理;取消自贸区内保险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事前审批,由上海保监局实施备案管理。通过在自贸区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不断激发自贸区保险业的发展活力,同时也为保险业在更大范围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累经验。目前,上海保监局已完成了自贸区分支机构、支公司高管人员备案管理的相关细则,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也已完成第一个协会产品“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的条款开发,拟向保监会报备后供会员自主选择使用。
三、以上海自贸区为重要发力点,推动贯彻落实“新国十条”
今年8月13日,国务院印发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新国十条”,明晰了未来保险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勾勒出了保险业转型升级的新蓝图,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全面深化保险业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保监会将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原则,把贯彻落实“新国十条”和上海自贸区建设结合起来,鼓励行业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重点从四个方面着手,推动自贸区保险市场建设。
一是推动区域再保险中心建设。鼓励各类再保险市场要素聚集,支持发展中资和中外合资的再保险公司,吸引国际知名的再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发展再保险经纪人,推动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亚洲再保险中心,为国内直保市场发展提供承保能力和技术支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再保险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
二是打造保险产品创新试验田。支持保险机构利用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把自贸区作为保险产品创新的孵化平台,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内生性的保险产品创新体系。大力发展航运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以及文化产业保险、物流保险、演艺责任保险等新兴保险业务,为自贸区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
三是稳步推进保险业“走出去”。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政策的落地,将极大提升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运用的便利性,促进离岸保险市场建设。保监会将利用上海自贸区平台,打造中国保险企业“走出去”平台,推动我国保险企业“服务走出去”和“投资走出去”。鼓励具备条件的境内保险公司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和其他离岸保险业务,扩大保险服务出口,延伸保险服务链条,打通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做大我国保险市场增量。积极引导保险机构开展境外投资试点,优化资金运用配置,提高投资收益。
四是支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家级的改革创新高地,应当也有能力成为保险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排头兵、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保险功能发挥的桥头堡。保监会将把新皇冠体育:的改革创新举措放在自贸区先行先试,积极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项目在自贸区落地;支持在自贸区探索保险监管制度创新,审慎推进监管方式转变,为保险监管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