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财险张家港中心支公司人员到塘桥镇牛桥村蔬菜基地,向农户介绍夏季保淡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 |
王梓/制图
江苏省张家港市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位居中国综合实力10强县(县级市)前列,而“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孕育了张家港人创新的锐气 。
2011年,张家港市为稳住菜篮子,由政府投资近1亿元建起3150多亩蔬菜大棚。2013年推行鸡毛菜、小青菜、杭白菜3个品种夏季保淡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共663亩,今年增加了空心菜和生菜,达到1590多亩,比去年翻了一番多。投保菜农只要承担保费的10%,市镇两级财政承担保费90%,农委、物价局、保险公司三方紧密配合,张家港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跨出了新的一步。
□本报记者 祖兆林
一张保单能否稳定菜价
今年夏季多地因旱涝等自然灾害,餐桌上少了常吃的绿叶蔬菜,而张家港市民则特有“口福”,深受市民喜爱的新鲜鸡毛菜、小青菜、杭白菜市场上供应充足且价格平稳。这便得益于该市推出的菜篮子工程,即夏季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
这种保险,主要针对夏季旱涝等自然灾害推出。蔬菜生长受影响最大的是夏季,旱了干死、涝了淹死。在夏季,菜农承受种植风险较高,从而导致市场供应价格波动较大,影响到市民的菜篮子。
记者与张家港蔬菜大户怡情农庄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建军聊起了种菜经。于建军是第一批投保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大户。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价格指数保险。“去年保了30亩地,保费3000多,获赔了8000多元,今年扩大投保了50亩。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让我们菜农吃了定心丸,我们种菜稳赚不赔。”
老家在苏北的于建军,早年到张家港承包了318亩蔬菜基地,今年他不仅参加了蔬菜价格指数保险,100多亩水产养殖产品也买了保险,主要是甲鱼、螃蟹。“总体感觉价格指数保险就是实惠,低价的时候能启动价格指数保险,对我来讲就没有什么风险,保持不会亏,能保持合理的利润。”于建军笑着对记者说。
与于建军一起买保险的,还有苏州普盛天成农产品有限公司、南港国旺现代农业生态园等8个基地1590亩菜地的种植大户。这种保险产品在责任期内10天为一个循环,以上一年的零售价为基础,如果今年的价格低于上一年,则视为发生风险,保险公司会对农户进行赔付。保费由市财政负责50%,镇级财政负责40%,农民只需负责10%。
张家港市农业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李刚对记者说:“只要稳住了种植、供应这一头,就稳定了市场,菜价也就稳定了。”
在乡镇从事多年农业工作的李刚,2012年才调到市农委,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张家港农险从2006年走到现在,面越来越广,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关键是农民得到了实惠。
今年张家港参保单位增到8家,总面积达到1590多亩,到今年8月25日,有5个品种,250多亩地出险,青菜、鸡毛菜、杭白菜价格稳中趋降。
“如今张家港市委市政府领导都很重视,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农险现在已经增加到22个险种,涉及的面越来越广,有畜禽养殖、水产,现在又有蔬菜价格指数保险。”
张家港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是源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即三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老百姓集中居住已经超过60%,农民变成了市民。
张家港原来的农民家家户户在自留地种菜,现在集中后没自留地,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老百姓吃菜成了问题,特别是今年雨水较多,蔬菜长不出来,都烂掉了,而去年40度以上高温就有一个多星期,35度以上的要连续一个多月,在这样的高温下,叶菜类也长不出来。
据李刚介绍,张家港生活的总人口在200万左右,半数是外来务工人员,而耕地面积只有54万平方公里,大量的农副产品都是从外地过来的,但是夏季的绿叶菜类无法从外地进口,因天气热了,时间一长这些菜为就要发黄烂掉。
对于绿叶菜,影响价格变动的最大因素是天气。在李刚看来,这份保单的最大作用,是减轻了种植户在生产成本上的心理压力,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让老百姓在夏季能够吃到新鲜安全的蔬菜。张家港从2011年开始建设蔬菜基地,2013年政府将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解决民生问题,
离不开物价部门的数据支撑
张家港物价局科长施燕雯对记者说:“我们努力为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投保、理赔提供依据。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全市农副产品价格,当时市政府投资了90余万,建立了一个民生商品价格采集公布预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也对外也做了个品牌叫‘张家港相知价格’,对外公示市场的价格走势。去年人保跟我们合作顺利,因为我们是做一个民生工程。”
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离不开物价部门的数据支撑。数据采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保证数据搜集的广泛性,物价局在市区选了5个农贸市场,8个乡镇各1个农贸市场,一共13家农贸市场的价格提供给物价局,作为测算的依据。二是要保证数据采集的及时性,物价局要求各农贸市场在9点前提供,确保当天数据及时。三是准确性,通过这个系统采集,可以规避一些人工计算上的错误,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了自动化采集,全市13个点都设了报价员,还外聘了15个采价员,然后把采报价两套系统进行比对,确定最终每天的零售价格,再通过这个系统进行分析汇总,出台最终每天的市场的零售价。
如今物价部门根据要求10天一期,将数据提供给保险公司。
因为有了商业保险的介入,种植也不能像以往一样凭感觉。张家港市农委总农艺师孟凡珍和她的同事,现在早晨7点就要到投保的种植基地去检查。检查范围也从以前仅仅是技术指导,扩大到从种植到销售各个环节。
仅凭一份商业保单,能否起到平稳菜价的作用呢?
从张家港市物价局提供的价格表可以看出,今年6月15日与7月15日,青菜平均价分别为每斤8元,其间呈现小幅波动,总体走高。而3种绿叶菜价格也有小幅波动,但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苏州人保副总经理蒋浩宇看来,张家港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实际上是一个尝试,也是张家港政府关心民生的缩影,保险公司仅仅是做好接手,就是政府交给保险公司来做这个事,保险公司把这个事情做好。
扩大指数保险范围惠及民生
“我感觉接下来应该在畜禽类的价格指数保险上下功夫。因为现在老百姓亏得最多的就是畜禽类,特别是牲畜。去年我们在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曾经商量张家港是否搞牲畜的价格指数保险。”李刚自信地说。
“不光要推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还要推对老百姓影响比较大的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应扩大区域,有利于信息采集和省市的财政支持力度。”
在李刚看来,价格指数类保险产品应该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或者在长三角区域,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类似,风土民情相近的区域来推,一个是由财政支持,另一个量得到保证,价格指数相差也不大。
“如张家港市场的牲畜最远从湖南过来,苏北的比较多,统一到张家港屠宰场。张家港外来牲畜有好几道关,首先是运输关,其次是24小时静养,还要检测尿液,这都是我们农委做的。宰杀的时候我们还要在现场看猪有没有什么病,有没有注水、囊肿或者传染性疾病。”
李刚呼吁农险的体制要创新,培育农险人才队伍。一方面是保险公司人员是保险业务专家,但是对种养殖知识不了解,上面出台的政策或险种条款,与实际有所区别。保险的条款每一条都很严谨规范,但是作为老百姓和农委来讲越简单越好,应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从农险队伍人员结构组成看,尤其是乡镇一出险,都是农委、乡镇农服中心在做工作,本身业务比较忙,工作量太大,人手少,而保险公司的查勘员又不太专业,这是矛盾。
李刚建议在新进的人员中,应适当增加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蔬菜园艺这些专业人才,因为现在农业保险才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体制、机制的完善和人员队伍的培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刚认为,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与一般的蔬菜保险不同,前者主要是补偿投保农户因蔬菜市场价格波动产生的损失,后者是为了补偿投保农户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因自然灾害产生的损失。而且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理赔过程比较简便,赔付依据是价格指数这一无争议的数据,理赔成本较低,道德风险较小。因此,商业保险公司应加大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开发力度,不断拓展农业保险服务领域,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李刚认为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承保面小,老百姓受益面还比较小,仍处于试点的阶段。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担心财政负担等方面有问题,另一方面是从宣传的角度上讲还不到位,对基层生产单位还不完全理解。“我觉得要解决面这个问题,应该适当放宽投保限制。原来我们今年推委办的意见是扩面增量,从对象上除了原来的13个基地要扩大到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但按照我们的目标还没达到。”
蒋浩宇表示,价格指数保险引发了很多思考,原来标的是产品,现在是指数,这就涉及保险公司在社会中的定位、角色、作用,还有市场的法律环境等都需要考量。“希望政府来牵头调研,做顶层设计。我们不能光等政府,还要做一些险种上的对接、改良,包括要让条款通俗易懂。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改良,我们现在着重在做这个事情。同时,我也希望生猪保险尝试创新,哪怕失败,只要方向是对的就有价值。”
上一篇: 永诚保险发电保险市场占比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