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务实精神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
习近平极力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认为一个领导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在宁德,他从实际出发倡导“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加快落后地区摆脱贫困;在厦门,他领导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福州,他提议并主持制定“3820工程”。
他强调,领导者要着眼长远,善谋全局,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在福建,他提出并推动实施了生态省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重大发展战略;总结推广县域经济发展的“晋江经验”,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这些富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思路举措,至今仍是福建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推动力。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政绩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注重走群众路线,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1988年6月26日,习近平到任宁德地委书记。当时,闽东经济总量在全省排行老末,发展条件也不好,交通闭塞,成了“黄金海岸的断裂带”。
对于新上任的书记,大家充满期待。一些干部群众希望,他能凭借自身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在经济特区及中央机关任职的经历资历,新官上任烧它“三把火”,迅速改变宁德落后面貌。
习近平却没有急着烧“三把火”,而是带领地委行署一班人,深入全区9个县以及毗邻的浙南,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初步确立了闽东的发展思路。
习近平提出,当时闽东的老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区情、区力根本不具备跨越式发展、大规模开发条件,不能一味地谋求超常规发展,而应当把解决吃饭穿衣住房为内容的“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为下一步实现跨越发展打基础、创条件、蓄能量。
1988年9月,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习近平写下来宁德工作后的第一篇调查报告《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文中,他用“弱鸟”来形容贫困的闽东,用“弱鸟先飞”来强调贫困的闽东要有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要有“先飞”的意识,要有“飞洋过海的艺术”。这样,也可达到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
在闽东工作期间,习近平始终注重调研、思考。他先后撰写了《提倡经济大合唱》、《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等文章,进一步理清了闽东经济发展思路。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闽东发展路径,既实事求是,使闽东人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又凝聚人心,振奋了士气,使闽东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这都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活样本和示范。”时任宁德地委副书记钟雷兴表示。
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已有94%的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0年8月12日的《人民日报》以《宁德越过温饱线》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既注重立足当前,又注重着眼未来,为地方经济发展制订长远规划。
1985年6月,国务院批准厦门特区扩大到厦门全岛和鼓浪屿,并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省政协原副主席、时任厦门市市长邹尔均回忆道:“当时市委、市政府认识到特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一个发展战略作为决策指南。”
随后,厦门市委确定,由时任厦门市副市长习近平牵头,研究制定《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任厦门市计委副主任郑金沐回忆,当时厦门市组织了国内100多位专家教授,进行了21个专题研究,历时一年半时间,这一发展战略才得以制定完成。
这是全国经济特区中最早编制的一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当时评价:“这个发展战略,对厦门经济特区制定长远规划、近期实施策略,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其它地区制定区域性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
调任福州市委书记后,习近平着眼长远,1992年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简称“3820”工程),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发展的蓝图。
对于战略制订的过程,时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现任福州市政策咨询研究会会长的赵汝棋至今记忆犹新。他回忆道,为了制订好这一事关福州长远发展的战略,习近平亲自担任总指导,组织课题组赴广东、海南、上海、山东、江苏、北京等地考察学习,并在媒体上开辟“怎样赶上亚洲‘四小龙"专栏,开展“万人答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活动,广泛发动市民参与。
战略规划制定历时两年多,十易其稿,每一稿习近平都认真审阅,一同参与修订。“3820”工程制定出台后,他非常重视执行落实,每年都搞检查,对照规划中的指标,看各个地方、各个部门落实得怎样。
20年来,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这项工程,宏伟设想逐渐变成了现实。
同时,习近平洽谈引进了一批特大项目如冠捷电子、中华映管、东南汽车等,带动和培育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产业群,为福州近20年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今,这些企业仍是福州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等支柱产业的领军企业。
善谋全局
—把握大势登高望远谋划长远发展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在福建,习近平把握大势,登高望远,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
主政福州期间,习近平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建设“海上福州”发展战略。他说:“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
1994年5月26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在平潭县召开建设“海上福州”研讨会。会上,习近平系统地阐述了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深刻认识: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育经济新生长点的重要途径。
“当时,在发展经济上各地还只提陆域国土,很少有人提海洋国土,要提也仅仅指海上养殖和捕捞。所以习书记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大家都有疑虑:陆上都还没有发展好,怎么顾得了海上呢?”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的时任平潭县委书记刘嘉静向记者回忆。
1994年6月12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新皇冠体育: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由此,福州在我国沿海城市中最早发出“向海进军”的宣言。
藉天时地利人和,“海上福州”风起帆张,收获满满。2013年,福州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1840.28亿元,远洋捕捞、海产养殖等多项指标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如今,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各个经济体及我国各个沿海省市比拼经济、赶超跨越的共识。2012年4月,福州市出台《新皇冠体育: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接力棒再传承。
201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新皇冠体育: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2012年10月,《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对事关长远的体制机制变革方面的创新之举,习近平尤为关注。对武平县的林改工作给予肯定和支持,并由此推动福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福建是我国重要林业大省,然而长期以来,广大林农却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产权归属不清、主体经营错位、机制不灵活、分配不合理等体制机制问题,让农民根本没有耕山育林的积极性。破解困局,唯有明晰集体林权,改革山林产权。
破天荒的改革从闽西小县武平率先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武平县万安乡捷文村第一个“吃螃蟹”。2001年6月开始,针对“山要怎么分,山要由谁分”这个最棘手的问题,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捷文村提出了“山要平均分,山要群众自己分”的思路,把所有集体山林按照“耕者有其山”的原则落实到户。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当年12月30日,捷文村村民李桂林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他说:“有了林权证,就像吃了定心丸。我们对山林有了自主权,才会真正用心去管理,这样也才能从山林里得到新皇冠体育:收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久武平在全县范围内推进林权改革。
2002年6月21日,习近平在武平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重要指示。
福建由此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国林改的标杆。林改也被认为是继土地家庭承包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
对于各地在发展中摸索出的经验,习近平总是及时加以总结推广—
2002年6月,时任省长习近平在厦门调研时提出了“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并要求坚持“四个结合”: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相结合、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突显城市特色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如今,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厦门不断推进,使得厦门发展有效突破了空间限制,为特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足够的腾挪空间。
2002年8月,习近平到晋江调研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先后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向全国总结推广“以市场为导向、以诚信促发展,立足本地优势、强化政府服务、发扬拼搏精神,通过激活民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晋江经验”。在他的推动下,“晋江经验”内涵不断丰富,为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范本。
同年,他又结合对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提炼出“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思路,以及选派科技特派员、挂职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镇流通助理下乡的工作机制。“南平机制”在福建的推广,进一步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不跑上层下基层、不看关系看政绩”的导向。
行动至上
—以滴水穿石韧劲真抓实干求突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习近平一贯强调真抓实干。他认为,不抓落实,再美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
在闽东工作时,面对全地区上下摆脱贫困、发展致富的渴盼,习近平推崇并倡导“滴水穿石”精神:“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
“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他写道。
1992年元旦,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福州晚报》上再次发表《滴水穿石的启示》,作为新年寄语。他指出:“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福州,也来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缘此,习近平对彰显“滴水穿石”精神、真正埋头苦干实干的奋斗者格外关注,不失时机为其鼓劲。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绿了荒山白了头”的造林大户黄振芳,就是其中一位。
“那时候一家七口人连肚子都吃不饱!”今年已经86岁的黄振芳,对上世纪80年代初的困顿生活记忆犹新。
1983年,他贷款8万元,带领全家开垦荒山50亩,并在速生林中套种马铃薯、魔芋、茶叶等作物,“以短养长”。创业过程,无比艰辛,挑战重重。“那时候几乎每年都下几场雪,山头经常封冻在冰雪之中。我们父子三人,每天都冒着严寒上山,扒雪堆、敲冰块、挖林穴。”黄振芳回忆说。
滴水穿石,绿满荒山。凭着敢于创新的胆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短短三年内,黄振芳和家人造林1207亩,为全县之冠。1989年,他被评为宁德唯一一位全省造林大户。
这也引起了习近平的关注。在《弱鸟如何先飞》一文中,他提到:“周宁县的黄振芳家庭林场搞得不错,为我们发展林业提供了一条思路。”1989年1月3日,习近平特地到黄振芳家的山上林场调研。
一个多月后的2月23日上午,黄振芳和其他7位农民代表一起,被请到宁德地区行署会议室,坐上主席台,为地直机关副科长以上干部作改革十年的形势报告。“山鸡飞上凤凰台”,农民给干部作形势报告,一时在宁德传为佳话,《福建日报》头版也特地报道了这一新鲜事。
既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也要立说立行,马上就办。习近平极力倡导“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首批14个经济开发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福州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软硬件条件均比较落后,加上到90年代初,福州开发区与所在的马尾区尚未合并,管理体制不顺,部门工作效率不高,招商引资成效不彰。
有感于此,在1991年2月23日省委、省政府在福州开发区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习近平提出,“马尾的事,特事特办,马上就办”。会后,有关部门将这12个字竖立在104国道马尾隧道口。如今,行车而过,这12个历久弥新的大字依然鲜红醒目。
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得益于良好投资环境,福州开发区接连引进中华映管、中铝瑞闽等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发展迅猛。到1993年上半年底,福州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数在全国14个首批开发区中已位居第5。
旋即,“马上就办”成为福州打造效能政府、加强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习近平还推动编辑出版《福州办事指南》和《福州市民办事指南》,方便了外商投资经商和市民生活出行,提高了办事效能。“马上就办”还推广到福建全省,理念升华,内涵丰富。
真抓实干,持续作为,才能实现宏伟蓝图。
在福建,习近平倡导以持续之功,推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省建设,使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2000年,在习近平的推动下,“治理长汀水土流失”被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省财政每年扶持1000万元,开启了长汀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十多年时间,几代人努力,长汀消灭了数百万亩荒山,汀江两岸再披绿。
由长汀而及全省,习近平对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01年,他亲任福建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2002年,福建编制完成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习近平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目标。同年,福建成为全国首批生态省试点省份。
站在更高历史起点上,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战略部署。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新皇冠体育: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高目标,增添了新动力。
下篇 清廉风范
当下,追逐中国梦,成为亿万中国人共同的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这也是一场面向未来的“赶考”。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警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始终强调从严管党治党,和搭班的党委政府成员一道,戮力同心,推进党风政风建设。在宁德,强力推进清理干部营建私房,出台廉政12条;在省长任上,在全国率先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一个个举措和制度,既管当时,也管长远,铁腕治吏一以贯之。
正人正已
—铁腕治吏立说立行推进反腐倡廉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主政宁德期间,习近平即提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靠得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条真理。”“廉政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我们就会失去民心。”
上世纪80年代末,宁德地区部分干部违规营建私房现象突出,“全区处级和科级干部建私房的分别占同级干部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违纪违法建私房,侵占了良田耕地,占有了当时国家专用“三材”(钢材、木材、水泥)指标;一些人建了私房还占住公房,甚至买地卖地、建房卖房,搞“地倒”、“房倒”,从中牟取暴利。
对此,宁德地委态度毫不含糊:全面清查!清房工作开始后,遇到了各种阻力和困难。有人劝说地委领导:全区建房干部多,相当部分是科处级干部,人际关系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大,有风险,还是暂时不抓为好。
面对非议,习近平不为所动:“我就不信,各级党委下定决心,放手发动群众,会有办不成的事!”“在地委工作会上,习近平同志严厉批评了部分干部存在的畏难情绪,并表明坚定态度: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我们是得罪几千名干部,还是得罪几百万群众?!"时任宁德地委副书记钟雷兴回忆。
遏制歪风,立说立行。截止1990年底,全地区共清退公房1982户,清退面积88411平方米。对退出的公房,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章程、公开办事结果、加强群众监督),再合理分配。全地区共查结违法违纪占地建房干部3782人,其中处级99人,科级476人,给予经济处罚3446人,收回补罚款198.03万元。
对于地委行署的做法,群众真心“点赞”:“这次查处干部占地盖房,既打‘苍蝇’,也打‘老虎’,惩治腐败是真干了!”宁德市机关普通干部龚清鉴,工作21年,因没分到公房,前后搬家9次。1989年底,他分到一套三房一厅的公房,全家祖孙三代8口,欢天喜地。他说:“这回退房、分房,两公开一监督,铁丁丁的。要不,像我这‘平民百姓’,哪能分到这般好的房子。”
除此之外,习近平在宁德还铁腕治吏,查办了一系列腐败大案要案。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自身不正,何以正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什么级别,习近平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1985年6月,习近平从河北正定调任厦门,第一站先到福州。当时负责接机、后来调往厦门工作的苏永卯回忆说:“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停留期间,在住宿、伙食等方面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唯一算照顾的是,上了些北方口味的馒头、面条。后来他到厦门去报到,组织上本来安排派车送,但他没有答应,而是自己搭便车去。”
1987年,习近平与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厦门结婚,只在宾馆办了一桌酒席,答谢同事好友。“晚饭后,我们4个人到他家里坐坐,到了才发现,包括他们俩平时刷牙的2个杯子在内只有4个杯子,最后只好再洗2个碗当茶杯。家里没什么准备,彭丽媛临时花5块钱到街上买了一些糖果分给大家吃。”曾与习近平共事的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金水回忆。
无论在什么岗位,地位如何变化,习近平艰苦朴素的本色不改。
“习书记到宁德上任,不仅办公室是用原来老书记的,而且公务车和司机也都是老书记留下来的。不像一些领导干部,新官上任,办公室和车都要换新的。”时任宁德地委常委、统战部长姚智梅回忆。
正人先正己。习近平带头践行,下乡吃食堂,交伙食费。时任宁德电视新闻宣传站副站长、现任宁德电视台台长邢常葆曾多次跟随习近平下乡采访,20多年过去,他对一个细节仍记忆犹新。“有一次,到蕉城区虎贝乡调研,在乡政府食堂用餐,习近平同志交待秘书餐后要交1.5元的伙食费,但那位乡长不要。吃完饭后回到车上,习近平问秘书伙食费交了没有,秘书回答没有,被说了一顿。他赶紧跑回去交伙食费,拿收条。”
就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习近平同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后几十次国内考察,不封路、不清场、不扰民。微博直播调研出访、吃庆丰包子、胡同里拉家常……亲民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建章立制
—防微杜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解决腐败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关键就在于:建章立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防微杜渐,扎紧约束权力的“笼子”,权力才不会肆意妄为。这样的理念,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一以贯之。
主政宁德期间,习近平提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权力无论大小,都是人民给的,也只能受命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人民把权力交给了我们,我们在使用权力的时候就要让人民放心。怎么样才能让人民放心呢?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是建章立制。建立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使用,这是杜绝腐败的根本性措施。”
缘此,宁德廉政12条及补充规定5条,应运而生。尽管已经过去25年,但其内在精神却依然熠熠生辉。
1989年3月29日,宁德地委、行署出台《新皇冠体育:地委、行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主要包括12条:
一、在职期间不准以任何名义占地营建私房。
二、不准个人介绍基建工程。
三、不准贪污受贿和索贿。
四、不准违反招工、招干、招生、毕业生分配、征兵、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和人事调动的有关规定,私自安插子女、亲友,谋求特殊照顾。
五、不准在干部的提升、晋级和调配选拔上,违反组织原则和人事干部工作程序。
六、公务往来不收礼,不向基层单位索要各种产品、礼品,索购紧俏商品。
七、下基层不准大吃大喝。要严格要求按接待标准办伙食,按规定缴纳伙食费。
八、不准公车私用。如特殊情况私事要用车,要向车辆管理单位缴纳用车费。
九、不准利用职便以任何名义参与经商办企业。
十、不准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奖励。
十一、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带头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不准为违法乱纪的人和犯罪分子说情袒护、徇私枉法。
十二、教育管理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
一个多月后,1989年5月15日,《新皇冠体育: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的若干补充规定》出台,共5条:
一、不准购买新的进口豪华汽车;
二、不准修建超标准的办公楼、宿舍;
三、领导下乡要轻车简从,不要到当地边界迎接上级领导;
四、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除有关人员外,不要层层增加陪同人员;
五、今后领导干部生病,各部门、单位不要用公款赠送慰问品;不以各种理由,用公款向领导赠送礼品。如有违者,财务部门不予报销,领导干部要把物品退还有关部门、单位或上交。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不久,2012年12月初,中央出台新皇冠体育: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包括改进调查研究、厉行勤俭节约等。
宁德的干部说,中央八项规定与宁德廉政12条,体现了习总书记对反腐倡廉、改进作风的一贯坚持。
强基固本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抓好党风政风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扎紧作风的“篱笆”,从严管党治党,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理想信念的缺失,乃百病之源。抓作风,首要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一到宁德,习近平就提出,当干部的宗旨首先就是讲奉献,就是讲服务。“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好党风政风,必须防微杜渐。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公款吃喝玩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歪风在一些地方出现。福州市委的态度非常坚决:必须刹住这股歪风!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要求:“我们每位市委委员、候补委员,都要坚决执行,率先垂范。”
1995年12月,福州市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分三路,深入市区31家酒楼和娱乐场所明察暗访。检查组出发前,习近平作了动员。这次检查没有发现党政机关人员参与公款吃喝玩乐,但也发现一些随意动用公车等问题。检查组要求,狠刹用公款吃喝玩乐歪风的工作不能松懈。省市还出台了相关规定,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严肃查处违纪人员,防止用公款请客送礼、吃喝玩乐等歪风回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牢牢记取。经济越发展,越要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勤俭兴市,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位同志的共同追求。”习近平说。
一段时间,一些党政机关陷入“文山会海”,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不彰,百姓颇有怨言。“限时发言”成为改进政风的一个重要举措。
2001年11月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第27次省长办公会。与往常不同的是,每一议题之后都限定了汇报者的发言时间。时间短了,但效率高了。如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这个重大议题,包括汇报发言、发表意见、拍板决策,全程只历时40分钟。务实高效的清新之举,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欢迎。
“限时发言”作为缩短会议的一项措施,还写入了《福建省人民政府新皇冠体育: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2年12月,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其中的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等规定,与精简“文山会海”、“限时发言”,彰显的是一样的清新作风。
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而且运行得更有效率、更有质量,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
2000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倡导和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并担任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在全国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他提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不去管那些不该管的事,腾出手来把该管的事管好,建立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在他的推动下,福建机关效能建设一直在提速。
2000年6月,福建省机关效能投诉中心成立。随后,又出台了《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考评办法》、《福建省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告诫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2001年9月,福建在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福建省政务公开暂行办法》。此后,全省所有的县(市、区)都相继推行了县级政务公开。
2000年以来,福建先后开展13次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由2199项精简至331项,减少了84.95%,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的省份之一。
目前,30个省直部门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9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和84个县(市、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并投用,镇、村两级也普遍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或代办点,群众、企业办事大为便捷。
大道至简,一以贯之。
从铁腕清房、出台廉政12条,到精简“文山会海”、狠刹公款吃喝玩乐,到率先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行政审批改革、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从厦门到宁德,从福州到省委省政府,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习近平从严管党治党的决心和行动始终坚定有力。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习近平谆谆告诫。
“榕为大木,犹荫十亩”,为官者“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清代乾隆年间,福州知府李拔曾这样类比做官与榕树精神。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心无百姓莫为官”。采访组一路走来,深深体会到,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着最重的份量。
“政声人去后”。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心怀百姓,一以贯之,为福建加快发展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他的崇高风范一直为福建人民所铭记。
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今天又是面向未来的。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留下的精神财富,经过20多年岁月洗礼,历久弥新,愈显珍贵,从中汲取营养、砥砺身行,已成为福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一再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践行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我们一定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是我们的历史经验,也是新的历史召唤。
在同筑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让我们携手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