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2014中国保险十大新闻
2015-01-07 09:14:55来源:
金融时报作者:
阅读次数:
次
添加收藏
摘要:
编者按
众所周知,“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在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中,保险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社会治理的功效进一步发挥,巨灾保险和互联网保险等创新业务显现出蓬勃发展态势,险资运用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速,保险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尤其是随着2014年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新局势和新目标都对保险业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保险发展开始呈现出新特点。
新年伊始,本报梳理总结了一年来我国保险业的热点焦点,在中国保监会的指导下,《金融时报》和《中国保险报》联合评选出“2014中国保险十大新闻”和“2014中国保险十大事件”,敬请关注。
“新国十条”颁布
明确2020年保险强国目标
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新皇冠体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正式公布。“新国十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点评
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把握治国理政和市场经济规律,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新国十条”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保险业改革发展和服务全局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新国十条”出台后,推动保险业加快发展,已经从行业意愿上升到国家意志,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新国十条”中各项政策部署的落地,尤其是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用地保障政策、监管协调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使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完善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然而有必要强调的是,就在“新国十条”引领保险业步入全新历史机遇期的同时,保险业自身也要“练好内功”,在强化机遇意识和使命担当的同时,深钻、吃透、消化好国家给予保险业的各项政策,有针对性地谋划下一步的工作。
保险改善民生
商业健康险再获政策红利
2014年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新皇冠体育: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商业健康保险专业优势,扩大健康保险产品供给,丰富健康保险服务,使商业健康保险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健康服务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按照《若干意见》设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形态丰富、经营诚信规范的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实现商业健康保险运行机制较为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投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显著提高。
点评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疾病谱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民众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于医疗、疾病、护理、失能等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却是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迟滞不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在总保费中的占比不足7%,而成熟市场一般在20%-30%;我国健康保险支出在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中占比不足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
面对商业健康保险与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求之间的“鸿沟”,《若干意见》第一次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健康服务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度定位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作用,而这也是国务院第一次出台专项文件全面部署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若干意见》不仅指明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方向,更加凸显了政府运用保险机制、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理念和决心,势必会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带来巨大政策机遇和改革红利。
接轨国际准则
“偿二代”发布倒计时
2014年12月,瑞士再保险集团发布中国“偿二代”研究专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专刊上发表了《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的专题文章。文章指出,经过3年时间建设,中国基本建成了新的以风险为导向、符合中国市场化改革需要,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并将于近期正式发布和试运行。
2014年,中国保监会持续推动“偿二代”建设。目前,保监会已陆续发布了全套17个监管规则的征求意见稿,并开展了多轮行业测试,“偿二代”全套的标准体系已进入倒计时。
点评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金融保险集团监管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共识,而我国保险集团近几年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业务多元化、投资全球化和风险复杂化的趋势,也迫切要求我国改进和加强对保险集团的偿付能力监管。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中国保监会积极探索偿付能力监管改革的道路和模式,在2012年3月正式启动中国“偿二代”建设。可以说,作为全球最具有吸引力的新兴保险市场之一,中国“偿二代”建设受到了全球广泛关注,而中国保监会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建成了一套全新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其工作效率和建设质量给全球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偿二代”显然不是对美国RBC体系和欧洲偿付能力II体系的模仿,而是我国自己的偿付能力体系,切实体现了我国市场特点。我国保险市场是一个新鲜的市场,与欧美等成熟的保险市场相比,市场发展更快,创新空间更大,风险的变化更快,监管体系应该与时俱进,包容和适应未来市场的变化。“偿二代”以风险为监管标尺,不对保险公司的具体产品、服务和模式设定限制,为保险创新留出最大的空间。
台风地震频发
巨灾保险制度破题起步
2014年依然是灾害频发的一年。7月,“威马逊”台风先后登陆海南、广东、广西三省;8月,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均在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通绿色理赔通道。由于预案准备充分,资源保障到位,救灾理赔工作紧张有序,快速得力。
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力,在考验我国保险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警醒我国应尽快完善巨灾保险制度。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新皇冠体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巨灾再保险等制度。巨灾保险顶层设计,破题起步。
点评
每次大灾之后,险企在履行本职工作特事特办快速理赔的同时,也积极投入到救灾救助活动中。如“威马逊”过后,阳光保险捐款500万元,泰康人寿捐款400万元。但显然,险企的主要功能不是募捐。
作为分散自然灾害风险、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保险“新国十条”明确要求保险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正如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所言,这是“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为契机,努力开创巨灾保险发展的新局面。对于巨灾保险,“新国十条”明确包括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巨灾再保险等制度,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同时,还鼓励各地根据风险特点,制定巨灾保险法规,建立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制度,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数据库。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巨灾保险终于在2013年破冰。继深圳之后,宁波巨灾保险亦正式落地。目前,不只深圳、宁波,包括云南、上海、广东等多地均在酝酿巨灾保险制度。不过,巨灾保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建立起既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又符合实际需要并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巨灾保险制度,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资管协会成立
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提速
2014年9月4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在京成立,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对其提出了推动市场化改革、维护行业利益、服务行业发展、监测市场风险、维护市场秩序等五点具体要求。
2月19日,保监会发布实施《新皇冠体育: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建立“以保险资产分类为基础、多层次比例监管为手段、差异化监管为补充、动态调整机制为保障”的比例监管新体系。该通知将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五个大类资产。在大类资产分类基础上,还制定了不同大类资产的投资总量及集中度监管比例上限,具体而言,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和境外投资的监管规定为,其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不高于30%、30%、25%、15%,而投资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则无监管比例限制。
点评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成立大会上强调,成立保险资管协会是保险业贯彻落实《国务院新皇冠体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保险业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险资产管理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项俊波表示,保险资管协会是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是保险资产管理监管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创新。保险资管协会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坚持市场化理念,提高专业化能力,建立高效服务机制;要做好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注册工作,建立保险资产管理信息交流渠道,探索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实现流动性的有效路径,推动、引领、规范市场创新;还要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维权、服务、创新和自律的功能作用,积极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新皇冠体育: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的下发使得保险资金的投资比例监管基本做到了“一个文件管比例”,监管比例大幅减少,由原来的50余项减少至10余项,实现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政策与国际监管惯例的初步接轨。不仅如此,该通知还建立了比例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政策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灵活调整,从而满足市场的合理需求。
放开区域限制
互联网保险首度纳入监管
在国内互联网保险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2014年12月10日,保监会就《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规定保险机构应保证互联网保险消费者享有不低于其他业务渠道的投保和理赔等保险服务,保障交易和消费者信息安全;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核保、理赔、退保、投诉及客户服务等关键环节应当由保险机构直接负责,不得委托第三方网络平台;互联网保险业务应由保险机构总公司集中运营、集中管理,不得授权分支机构开展;从业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2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发布《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了我国互联网保险目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这是中国保险行业首份新皇冠体育:互联网保险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
点评
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根据《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统计,2011年至2013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加到291亿元,三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加到5437万人,增幅达566%。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以来,一方面,互联网保险产品不断推新,业内出现了高温险、众乐宝保证金计划、参聚险保证金保险和第三方支付账户盗刷险等险种,而运费险则越来越成为淘宝买家、卖家交易必备品;另一方面,面对巴西世界杯带来的保险产品“创新”热潮,6月份保监会下发《新皇冠体育: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销售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叫停“部分财产保险公司违背保险原理,开发并销售带有博彩性质的保险产品”。
正如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互联网保险专题培训班上所言,要有效借鉴互联网思维,筑牢保险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们的生活空间扩展到互联网领域,必将随之面临特定种类的风险因素,有效开发这一潜在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而要密切关注互联网领域保险需求,有力拓展保险业服务范围,切实满足消费者的保障需求,同时也要注重防范风险。
宁波先行先试
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落地
2014年11月11日,巨灾保险在宁波正式实施。9月4日上午,中国保监会、浙江省政府举行宁波建设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大会,标志着全国首个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项目正式落地。中国保监会将把一些具有全国性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改革创新项目,安排在宁波先行先试。
据悉,宁波拟从六个方面重点展开示范区建设。一是坚持制度创新引领,构建创新自育平台;二是推动保险组织创新,集聚保险产业要素;三是开展保险产品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针对宁波海洋经济、外向型经济特点及小微企业等保险需求,开发特色性保险产品,保障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四是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五是发展健康和养老保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六是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点评
宁波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的落地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务院新皇冠体育: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加快保险业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促进宁波在保险组织和产品技术创新、丰富保险市场体系、加强和改善经济社会薄弱领域保险服务、加大保险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先行先试。
保监会主席助理梁涛认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是落实中央改革系列政策和保险“新国十条”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现代保险服务业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于探索政保合作的有效模式,深化保险服务大局的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波此次实行巨灾保险是国内在继深圳以后的第二个城市试点,并且针对居民损失、救灾等提供了相对应的保险。宁波公共巨灾保险首年由宁波市政府出资3800万元向人保财险购买6亿元的巨灾风险保障。其巨灾保险体系是由公共巨灾保险、巨灾基金和商业巨灾保险三部分组成。其中公共巨灾保险规定,当发生台风、强热带风暴、龙卷风、暴雨和雷击(雷击仅针对人身伤亡)自然灾害及其引起的突然性滑坡、泥石流、水库崩坝、漏电和化工装置爆炸、泄漏等次生灾害,造成了居民人身伤亡抚恤及家庭财产损失救助时,每人最高可获10万元人身伤亡抚恤赔偿,每户最高可获2000元家庭财产损失救助赔偿。
境外投资开闸
中国险企大手笔“海外淘金”
2014年以来,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呈现加速态势。境外投资领域已由香港市场扩大到欧美洲市场,投资资产由股票扩大到不动产、股权和私募基金,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安邦保险、阳光保险等险资纷纷走出国门,对一些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和百年老店进行收购。
6月,中国人寿和卡塔尔控股公司获得伦敦金丝雀码头集团的10 Upper Bank Street大楼;11月,阳光保险集团以4.63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12月初,保监会批准中国人寿保险(海外)公司筹建新加坡子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美元。
12月16日,安邦保险宣布以2.19亿欧元收购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是继10月斥资12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希尔顿全球控股公司旗下纽约华尔道夫酒店、100%股权收购比利时百年历史的FIDEA保险公司后,再次出手以100%股权比例收购比利时金融机构。
点评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球或行业知名企业受到冲击。而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通过投资并购消化吸收他们的品牌、技术、经验和市场,正逢其时。于是大批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的新方式进入国际商业舞台。
国务院发布的保险“新国十条”,提出鼓励中资保险公司尝试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保险资金“走出去”实现国际化配置,既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也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实乃大势所趋。今年以来,险企海外投资动作频频,尤以不动产为主。按照大类监管要求,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占比可达到10%。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保险业海外投资总额达到159.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40亿元),占保险业总资产的1.26%。从目前来看,保险资金“走出去”才刚刚开始,截至目前,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保险机构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大概有31家。
然而,在海外并购中,环境风险常被中国企业所忽略。由于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惯例等不熟悉,使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功亏一篑,因此,包括监管部门负责人在内等多方人士提醒,险企海外投资要格外关注风险。
老龄化压力加剧
保险养老社区投建扩张
2014年12月24日,中国保监会就《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较于2013年《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暂行办法》,此征求意见稿将促进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更加规范,投资范围更加开阔,风险控制日趋完善,是监管部门在制度层面对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又一次支持。
2014年,保险系养老社区投建步伐提速,养老社区投资已接近300亿元。4月3日,长三角地区首个由保险公司投资建设的连锁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申园在上海松江掀开面纱;7月16日,位于广州萝岗的泰康之家·粤园养老生活体验馆正式揭幕;11月1日,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健康养老展示平台——中国人寿健康养老体验中心在北京大兴区庞各庄正式开馆,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中国人寿“一馆三地”养老项目雏形已初步形成;合众人寿即将于2015年全部建成的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床位10000张。
点评
健康服务业可能成为未来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内需的着力点。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新皇冠体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该意见指出我国健康服务业今后的目标是形成多元的服务体系: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由社会力量参与的健康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2014年,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养老地产这块“蛋糕”无疑让险企跃跃欲试,保险业提供的养老保险产品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前11个月,保险公司提供的以养老为目的的年金保险保费收入2646亿元,年金业务责任准备金超过1万亿元。
如今,“保险+实物对接”的模式,引领了寿险产品的第三次革命:将原有、单一的保单保障向“保单+实物养老”双保障的形式转变,用“保险产品+养老社区”实物对接产品的模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养老的一站式服务。
“零整比”报告出炉
车险精准定价有据可依
2014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首次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两个重要系数。这两个系数可使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各品牌、各车型之间维修成本的差异,为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提供依据。
10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向财产保险行业发布“车型标准数据库”,这是中国保险业首个汽车车型标准数据库。汽车车型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填补了我国汽车车型标准化编码领域的一项空白,突破了保险业分车型精细化定价的瓶颈,标志着中国保险业在车险定价的科学化、专业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商业车险改革打下基础。
点评
一直以来,“高成本、高费用”是车险业难以摆脱亏损压力的一大难题。事实上,当前车险承保业绩的恶化,主要来自于人伤赔付标准、车辆零件成本、车辆维修的工时价格等大幅度的提升,再加上近年来车险市场居高不下的赔付率,相应拉高了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2013年年报显示,太保财险和太平财险两家综合成本率均超过99%,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也高达96.7%。
作为年保费规模近7000亿元、每年以1000亿元增速的中国车险市场潜力巨大,而推进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很大程度改善目前车险业务经营惨淡的状况。
2014年下半年,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入了实际操作阶段,保监会以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分别发布《新皇冠体育: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征求意见稿)》,意在进一步推进改革进程。尽管目前监管部门还有一些涉及费率浮动系数、产品创新监管等细则未完全形成共识,但业界普遍认为,车险费率改革方案一直是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大幕将启意义重大。以车型定价为基础、以费率和条款为主线的改革思路也逐渐浮出水面,可将彻底改变未来三至五年中国财产险的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