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福建农业的现代化之路
——东南网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赖钟雄
赖钟雄(右)在东南网演播厅接受访谈。
东南网3月23日报道 (本网见习记者 郑晓丹)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福建省全国人大代表、驻闽全国政协委员们站位全局,紧密联系福建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本期起,东南网将陆续推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系列视频访谈,将代表、委员们的“北京声音”带给各位网友,敬请关注。
赖钟雄,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他曾提出完善农村养老制度、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有关“三农问题”的建议,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赖钟雄提交提案,建议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福建推进农业现代化很有特色
记者:我们了解到作为农业界的代表,您今年提案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今年的政府报告中也提到了这方面内容,您认为福建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什么优势?
赖钟雄:政府的工作报告非常重视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报告中提及,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做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福建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很有特色、农业设施投入也很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发展很快。如果福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的是,发展福建地方特色的农业。福建自然地理条件很有优势和特色。在平原一带,可以大量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在山区,可以根据山区具体情况发展一些地方特色农业,比如休闲农业、农村旅游、发展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等。
农业现代化要搭上“互联网+”春风
记者:今年两会提出了“互联网+”的战略计划,在您看来,农业现代化进程该如何搭上“互联网+”这股春风?
赖钟雄:现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实,在农业方面,互联网的渗透和应用,对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我觉得,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的就是信息化。农业与信息化的结合,对将来推动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我们国家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已经做了相当多的推进工作。我们省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有很好的苗头。一是互联网与我们现代农业的结合。二是在服务方面与销售方面,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我们省花卉、水果等农产品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早,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但是,互联网在现在农业当中,特别是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方面,则刚刚起步。但是,我相信这方面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农业现代化要能够吸引人留在农村
记者:近几年,福建省农村人口比重逐年下降,在您看来,这是否会成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赖钟雄:这个问题是全国性的,在福建省可能比较严重。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空心化,人口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这对农业现代化有影响。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为农村创造更好的条件,要有人留在农村。如果农村都没有人了,那农业谈何现代化? 无从谈起。所以,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一定要能够吸引人留在农村。或者,让城里的一部分人到农村创业,前提就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让农村硬环境方面更好。在软环境方面,教育、医疗等社会基本服务能够均等化。这样才能够吸引一部分城里人到农村去,或者让农村人留在农村。农业现代化与传统农业不一样,劳动力转移是必然趋势,但对农业现代化而言也不见得是坏事。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规模经营,单家独户是现代化不了的。规模经营在过去是一家一户一亩地,要现代化较困难。现在刚好很多劳动力向城里转移,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这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机遇。
记者: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那么,农业类院校在此方面改革中应承担起什么责任?
赖钟雄: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有技术支撑。农业院校要在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承担第一责任,它要将农业现代化技术进行研究、推广和科普。科普很重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另一方面,新型农民的培训也是农业院校要担负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