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冠体育

图片
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新皇冠体育: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泉州制造2025"发布 将为泉州企业新发展"掌灯"

2015-03-31 09:08:06来源:东南网作者:颜财斌 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泉州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布局

东南网3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3月28日,“泉州制造2025”正式发布。此举意味着“泉州制造2025”及发展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发展服务型制造等三个专项行动计划正式步入实施阶段。在未来10年,该系列部署将推动泉州制造由大变强,对于提升泉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意义重大。

3月27日,“中国制造2025”在京发布。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城市,3月28日,“泉州制造2025”也正式向社会发布。同时,受中国工程院“泉州制造2025”项目编制组委托,泉州科技局就“泉州制造2025”编制的时代背景、编制过程、编制结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解读通报。根据规划要求,“泉州制造2025”将着重实施“提升九大产业集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采取三大攻坚行动”和“大力推行绿色制造”等四大战略任务。

任务一:提升九大产业集群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努力,泉州制造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制造业规模虽大,产业档次仍然不高,大多数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以低成本换取规模的扩张;很多企业仍然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缺少数字化、智能化的高端技术支撑。

纺织服装、制鞋、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筑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纸业与印刷纸业印刷、工艺制品九大产业是泉州的优势主导产业。这些产业,或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或是为其他产业提供基础装备和原材料,与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优化“一湾两翼三带”总体布局,推动泉州纺织服装、制鞋、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筑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纸业印刷、工艺制品等九大产业向产业中高端、定制化规模生产转型,迈向先进制造,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很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是“泉州制造2025”的重要任务。

记者在《泉州制造2025》中的一张“泉州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图”上看到,“一湾两翼一带一湾两翼三带”总体布局即为:“环泉州湾经济圈”,将以鲤城区、丰泽区、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石狮市、晋江市和洛江区、南安市、惠安县部分乡镇为主体的环泉州湾区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建成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区。“北翼经济区”,包括泉港区和惠安县部分区域;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船舶修造等临港工业,努力建成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和化工原料基地。“南翼经济区”,包括石狮、晋江、南安等区域;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制鞋、机械装备、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纸业与印刷纸业印刷等产业,努力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安永德经济带”,包括安溪、永春、德化等区域;重点发展茶叶、生物医药、工艺制品等产业。建设一批产业转移园区、特色园区、经济开发区,努力打造绿色制造业基地。

此外,《泉州制造2025》也将“扶植龙头企业”、“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打造国际型企业”作为培育骨干企业的重点。将努力培育一批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科技创新、品牌发展、生产要素保障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合;鼓励龙头企业以“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扩张重组、产业(产品)升级、技术扩散”为重点,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扶持龙头企业改制上市或到新三板、海交所等境外资本市场挂牌交易,依托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将选择一批不同行业的“专精特”中小企业予以重点培育,使其成为“科技小巨人”,引导这些企业不以产量规模制胜,而是在细分市场上做到专业化,在产品质量上做到精细化,在产品品种上做到特色化,在产品开发上做到创新化。此外,还将支持龙头企业或中小企业抱团开拓国外市场,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打造国际型企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鼓励企业赴海外参加专业性会展,设立境外营销网点,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和国际品牌并购,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向境外拓展,将泉州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泉州制造2025”项目编制组表示,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城市,实施“泉州制造2025”对于加快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借助中国工程院把泉州作为中国制造地方样版的有利时机,通过对接“中国制造2025”,将能科学确定泉州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福建嘉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厂房内,技术人员对企业自主研发的仪器进行调试

任务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在本次发展规划中,泉州将把创新摆在泉州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协同创新,重塑泉州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制造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创新成为泉州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模式实现由跟随转变为并行,由并行转变为引领。

根据《泉州制造2025》规划,“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开发标志性重大产品”将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方向。泉州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破除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变被动转型为主动转型,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通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研制中高端产品;采用先进技术,改进工艺装备。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级项目的研发,努力争取将国家级科研或军工项目落地泉州。

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方面,将加强政产学研金用金结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设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围绕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研发,推动科技创新。鼓励高校在泉州建立分院、科教园、研究院;推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联盟和标准联盟,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作机制和新型合作组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制造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人员交流。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合作,支持泉州台商投资区开展对台科技经贸文化交流;推动泉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台湾科研机构联合构建两岸研发技术创新中心;通过“6·18”平台对接成熟、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并在泉州实施转化。做好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燎原计划”“蓝火计划”的实施,解决产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和关键技术难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泉州制造2025》表明,将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推进公共研发和检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研究实验基地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落户泉州。力争到2025年,建成50个公共创新平台。2020年之前,重点抓好30个公共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

同时,创新战略还围绕泉州制造业九大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以及三大行动计划,实施三大行动计划,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开展研发,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标志性重大产品。力争到2025年,推出100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市场需求潜力大的重大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高速自动注塑机群

任务三:三大攻坚行动

《泉州制造2025》中特别指出,将以智能制造、提升质量与品牌、服务型制造等三方面为主攻方向,通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行动,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制造工厂,实施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升级,促进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研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产品,提升产品创意与创新设计和制造信息化管理能力;通过开展提升质量品牌行动,实施质量升级工程,强化质量基础建设,创新质量管理方法,提升质量品牌效益;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行动,加快商业模式转型,推进定制化生产模式和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维修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商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

记者从《泉州制造2025》中注意到,下阶段泉州将进一步注重发展智能制造行动,研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产品,提升产品创意与创新设计能力,促进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提高制造信息化管理能力,实施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升级,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制造工厂。同时,还将实施提升质量品牌行动,强化质量基础建设,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实施质量升级工程,提升质量品牌效益。此外,还将开展发展服务型制造行动,推进定制化生产模式,加快商业模式转型,推动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维修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商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根据规划,力争到2020年,使泉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再经过五年努力,到2025年,泉州迈入中国制造业强市行列。

数控机床

任务四:大力推行绿色制造

“坚持节能治污并举、资源回收利用,通过推广绿色工艺、研发绿色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和流程型制造业清洁生产, 推进离散型制造业绿色制造,建立环境监管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专家组认为,绿色制造是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泉州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泉州企业要坚决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力争到2025年,泉州制造业全面实现清洁生产,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记者从《泉州制造2025》中也注意到,绿色环保已成为“泉州制造2025”实施的重要部分。《泉州制造2025》表明,泉州将发展流程型制造业清洁生产,做到节能治污并举和资源回收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企业、产业间的循环链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将推进离散型制造业绿色制造,推广绿色工艺、研发绿色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将建立环境监管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制造标准和规范,加强环境监管和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加大对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责任主体、社会监督协调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验收,严格行业准入条件,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

保障方法:体制机制、金融服务、人才队伍多重保障措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制造模式层出不穷,给传统制造业造成强烈的冲击,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泉州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环境制约趋紧、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实施“泉州制造2025”,练好内功,可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根据《泉州制造2025》规划,泉州将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实行科技计划、科技经费、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机制的改革。打破行业、县市区、条块之间相互封闭的格局,突破一切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弊端。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宽制造业准入限制。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市场导向,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政府职能也要由一般的服务型,转向创新激励型;工作重点要由一般的招商引资,转向打造科技创新高地、集聚创新资源和营造创新环境;管理重点要由规范市场秩序,转向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为一切创新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金融服务与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所关注的两大重点,而《泉州制造2025》明确指出,将通过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建泉州特色的投融资平台。其中,将根据泉州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探索建立面向定制化商业模式的供应链金融机制及相关配套体系,研究制定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在石化、纺织服装、制鞋、水暖产业开展投资基金试点。将充分利用泉州人在海外、境外及全国各地的资本实力和资本网络,通过投融资平台,吸收在此类资金回泉,助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培养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人才、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指导作用、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泉州制造2025》强调,将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人才服务,营造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社会环境,对引进的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技能型人才,在工作经费、住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产业人才载体建设,办好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给青年一代工程师和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要特别重视本地高等院校的发展,促进本地高校为泉州制造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做出更大贡献。做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研发机构,积极引进科研院所落户泉州,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要切实解决好引进人才的资金补助、住房、就医、配偶及子女就学等问题,保障人才在泉州安居乐业。


永信自主研发的平绣机可将工作效率提高5至10倍

时代背景:六问“泉州制造2025”想做啥

2014年4月,泉州市正式启动“泉州制造2025”编制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先后3次率院士、专家团队来泉考察指导,深入泉州9大产业集群、100多家典型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了20多场专题调研座谈会和研讨会。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泉州在率先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先行先试,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副省长洪捷序亲自调研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经信委、省科技厅对项目给予指导和支持。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市政府市长郑新聪、常务副市长林伯前和副市长陈灿辉在编制全过程参加了多场调研和研讨活动,召集各县(市、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和各产业园区、重点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部分企业进行研讨,市科技局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泉州制造2025”项目组还专门在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汇报会上进行了专题汇报,听取了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的意见。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泉州制造2025”六易其稿,经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送审稿,并于2015年3月24日提交泉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

据了解,“泉州制造2025”采取了“1+3”的报告报告结构。报告包括:《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以及三项个专项行动计划(即《泉州市发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泉州市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泉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计划》)。而“泉州制造2025”作为泉州市制造业发展的十年战略性规划,回答了泉州制造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泉州制造业的发展定位,描绘泉州制造业2020年和2025年的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泉州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应该如何提升,如何转型升级;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应如何加速培育新兴产业”、“作为‘品牌之都’,泉州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应如何打造国际品牌,将‘泉州制造’推向国际市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大潮中,全球制造业正发生深刻变革,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对制造业产生巨大冲击。面临这一局势,泉州制造业应如何应对”、“泉州制造业应如何推进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如何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政府在泉州制造业的发展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如何更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综改区、金改区机遇,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等六个解决方案。

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城市,“泉州制造2025”的实施,对于加快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有利于科学确定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将能更加有效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和压力,能进一步明确成为制造强市的阶段性目标和各项指标,将有力促进打造泉州制造升级版。

而作为推动实施“泉州制造2025”主要部门之一的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泉州科技局将在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支持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帮助创新主体解决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在推动制造强市建设中实践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全国兄弟地市共同投身“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热潮之中。

根据《泉州制造2025》制定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泉州将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之列,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品牌之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之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典范,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我国沿海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与科技合作窗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其中,总体目标分两个阶段实现。到2020年,通过科技创新和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服务型制造三大行动,带动泉州制造业面貌焕然一新,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再经过五年努力,到2025年,泉州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成为中国制造业强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