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冠体育

图片
学术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新皇冠体育: > 学会动态 > 学术论坛 > 正文

“十三五”规划期间福建保险业的创新发展

2017-02-20 09:20:58来源:太平人寿福建分公司作者:池嘉薇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保险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创新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趋势,我国保险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而此时“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恰逢时宜地为保险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方针指导。显而易见,中国保险业要想“做大做强”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惟有进一步大力创新。同样的,在国家保险业不断创新的大环境之下,福建保险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科学创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十三五、福建保险业、创新发展

 

一、“十三五”规划中的保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和在出席“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期间曾指出:“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之际,保险业需要思考未来五年的发展。保险业在‘十三五’时期面临门槛的挑战,需要有‘迭代’的思维,需要有更大的视野,更大的境界和更大的思维。”

“十三五”规划内容中涉及了保险的方方面面,包括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重点提高财政、金融、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粮食、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等方面风险防控能力;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等十数条,各方面。由此可见,“十三五”规划对于整个保险行业来说是机遇,是挑战。同时,保险行业在整个社会与国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二、福建保险业的“十三五”

(一)福建的宏观经济环境

初步核算,2015年福建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79.82亿元,GDP排名全国第十一,GDP总量比上年增长9.0%,增速较前几年降低,排在全国第六位、好于全国的6.9%。福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8.452.039.6调整为8.150.941.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全省经济基本面较好,但工业生产下行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进出口由升转降,服务业贡献有所提升但支撑作用还不凸显、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还很艰巨。中央政府近几年先后提出了城镇化、国企改革、自由贸易实验区、一带一路、创业创新、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新的措施新的方法克服经济下行的态势,但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福建GDP五年复合增长率12%,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排名全国第八。

中央近几年大力支持福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州国家级新区等重大使命。在“十三五”规划中,建议对深化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进行了专门部署,强调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平潭等对台合作平台”,福建发展对台经贸往来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117日的“习马会”更是极大推进了福建和台湾经贸关系的发展。福建作为对台合作的前沿,两岸的交流发展不仅体现在经贸关系,更已体现在福建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这一理念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福建省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坚持绿色发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福建已成为国内经济内生动力最强、可持续增长最为看好的区域之一,随着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福建有望在2016年缩小与辽宁的差距(辽宁从2014年经济第七大省,滑落至2015年的排名第十位),在2017年成为全国第十经济大省。

(二)保险行业状况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保险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保险业逆势发展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15年福建全省产寿总保费收入777.6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260.6亿元,人身险保费517.0亿元,总保费、财产险、人身险规模均居全国第12位;产寿总保费增速13.4%,财产险增速8.93%,人身险增速15.8%,三者保费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6.62.19.2个百分点。

全省保险总密度2025/人、深度2.99%。其中人身险密度1347/人、高于全国均值的1185/人,人身险深度3.84%、低于全国均值的3.17%,居民保险消费水平略高于全国均值,但保险对经济的贡献度大大低于全国均值水平。

2015年全国人身险增速是GDP 增速的3.6倍,而福建人身险增速是仅为GDP 增速的1.75倍,大大低于全国水平,尤其是人身险保费增速近两年连续走低,与全国人身险保费增速逐年提升的态势相反。

福建人身险保费五年(2015年比2010年)复合增长率为12.2%,比福建GDP五年复合增长率高0.2个百分点,比全国人身险保费五年复合增长率低了0.2个百分点,同期全国GDP复合增长率为11%。福建及北、上、广、江、浙六省市是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最强、可持续增长最为看好的区域,但六省市人身险平均增速仅为18.1%,几乎仅为2015GDP增速后六省份的一半。可能原因是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高的区域有着多重领域可以实现资金的高回报的更好投资机会,分散了中高端人群购买保险产品意愿。

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或增速与全国相比优势逐步降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低于福建GDP增速,与全国指标高于GDP增速的态势形成反差,反映出作为保险市场最大的中端加普通消费群体的福建职工工资增长水平弱于全国均值,也可能影响了福建人身险保费的成长。

当前,寿险行业发展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深刻变化。一是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发展面临着“四降一升”的严峻形势,利率长期下行、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债券市场收益大幅下降、信用违约风险加大,行业稳定增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将受到一定冲击。二是行业自身的变革转型加速推进。费率市场化的全面放开和“偿二代”政策的加速落地,对市场主体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短期下行压力较大,内需增速可能继续下行,社会治理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隐性风险将会更加突出,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露且均与保险行业密切相关,保险作为以化解和控制风险为使命的行业,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定位、角色,比以往更加重要。

随着市场逐步成熟,人身保险业价值创造的基础逐步由资产转向负债,以负债形式存在的险资操作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其次才是收益性、流动性,负债风险管理将成保险公司价值差异的分水岭。经济短期下行将加大保险资金资产配置难度,保险公司面临控制负债端成本、提升资产端收益率的双向考验

新皇冠体育:险企开始致力于提升新业务价值规模,费改提升了保险产品的相对价值,冲养老、医疗保障风险的健康险、普通寿险等保障险种和年金类、资产传承类增速领先。

央行降息、经济下行周期促成高净值人群投资需求向收益高且相对稳健的保险产品转变,炒房的资金撤出避险,高现值产品仍有发展空间。从市场反应来看,富德生命、安邦系等“平台类险企”,能够通过理财型险种迅速做大规模,说明市场存在较大的增量需求,短时间“平台类险企”的基本策略不会有重大改变,未来会引领新皇冠体育:险企尝试资产驱动负债的经营模式。

综合当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经营模式,产品销售,或是服务保障方面,福建乃至全国保险行业想要稳步持续的发展,创新都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三、福建保险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的周期太长

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基本上是投保人有需求,公司就能开发出所需要的产品。而我国保险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显得不足。大量复刻的保险产品充斥在市场上,客户没有明确的方向,导致整个保险市场无法鲜活起来。

(二)服务创新的张力不够

在一些保险企业中,不仅存在着展业理赔“两张脸”的现象(即拓展业务时笑脸相迎,一旦客户索赔时却脸拉得很长,判若两人),造成了保险资源的严重毁灭。更有甚者,有的业务员为了追求个人业绩,夸大产品功能,误导消费者,造成群体上访,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近年来,通过市场整顿,这些问题虽有明显好转,但仍存在服务链脱节现象(即只注重承保和理赔两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由温饱步入小康,对保险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承保和理赔,而是包括保险咨询、风险评估、保险方案设计、承保后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保险条件优化和保险补偿等在内的全程服务。只注重两端而忽视全程服务,势必造成业务脱节,失去市场,降低竞争能力。

(三)理论创新的突破不大

我国保险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学习借鉴了一些国外的保险理论,但还没有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比较成熟的保险理论。保险业恢复经营之前,我国保险理论集中于马克思、列宁等对社会剩余中需要保险基金扣除的论述。保险业恢复经营后,保险理论研究日渐繁荣,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保险是否是商品”为主题的大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我国保险理论研究的顶峰。此后,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我国保险理论基本上是“拿来主义”,结合我国保险业自身实践的理论创新较少,更没有什么突破。同样的,福建在保险理论方面也缺乏系统的支持。一般所学习的新皇冠体育:保险的理论均继承于国家的统一宣导,而缺少自我创新,真正根据福建省的行业情况所制定的富有创新性的保险理论较少。

四、造成创新发展问题的原因

(一)创新动力差

目前市场开拓不够,保险在国内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全覆盖,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保险公司创新的动力不强,竞争意识不高。再加之政策环境与创新产品的受保护程度不高,导致同类产品的大批出现,人们疲于创造新的产品,依赖于将同业产品进行类似修改的产品开发方式,让保险业的创新能力越来越低。

(二)创新投入少

创新需要资金的支持。保险创新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以及对承保成本与收益所进行的尽可能准确的衡量和测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因为回报的不确定性,这部分投入又有较大的风险。因此,筹集创新资本而不是负债来进行创新是更加安全的方式。但是限于资金的限制,要在保证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变的同时,进行尽可能多的创新投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加上国内市场普遍更加关注市场份额等指标,忽视创新所带来的市场价值,凡此种种,保险创新也就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步履维艰。

(三)创新人才缺

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我国停办国内保险业务长达20年之久,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对保险业需要的展业、精算、承保、投资、理赔等特殊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断层。在保险业恢复经营的很长时间内,保险业最好的“人才”被认为是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保单销出去、把保费“赚”进来的人员。因此,许多专业人才如精算、核保、核赔、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在储备和培养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因素是造成我国保险业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保险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国内中、外资的保险公司急欲扩充业务,保险人才需求旺盛,但市场上专业人才缺乏,这不但不能很好地适应保险业创新的需要,也给中国保险业创新带来很大的风险。

五、创新发展的方向与举措

对于我国保险业的创新发展,本文提出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与举措如下:

(一)理论创新力量的整合

实现理论创新突破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使保险监管部门充分地发挥组织协调的重要作用,不断地对业界、学界和监管界等各方面的理论与优势进行整合。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保险公司以及相应的大专院校的精英大多都是进行着各自为战的局面,他们大多各优劣势。所以说,如果能够将两股力量有效地进行整合,那么我国保险业的力量将就进一步增大。通过借助这一种力量,保监会可建立一个相对紧密型的保险研究机构。通过借鉴我国目前已有的以及国外的先进的理论的优秀成果,根据我国保险业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把将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框架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重点,在保险理论新的重点突破下足工夫与力量,不断地为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提供动力与指导作为重要的目标。 

(二)保险服务的内涵的丰富

目前,一些服务创新已在我国保险公司出现,例如,专线客户服务热线、车友俱乐部、事故代步车、小额快速理赔通道、异地出险就地理赔。但是这些都是较低层次的创新。目前,我国的保险服务创新应该得到进一步深化,我国保险服务的内涵不仅仅要应围绕“保险咨询——风险评估——保险方案设计——承保——承保后风险防范——出险后的查勘定损——理赔”这一服务链,还要进一步形成不断向外扩展的有利局面;而且展开各种各样的适应我国相关的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增值服务以及附加值服务。

(三)产品创新速度的加快

美国学者厄特巴克在1974年就得出一项结论:需求拉动60%-80%的创新。因此,目前保险产品雷同、市场细分不明显的状况是寿险和产险险种开发创新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首先要做好市场需求调查分析,与此同时,我国还需要以市场有需求、经营有效益为产品创新发展的原则,在产品的创新力度以及投入方面需要加强,并且设计不同的险种时要针对不同的保险对象、不同的销售渠道,让人们多方位、多层次的保险业务能够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与此同时,我国的保险产品开发的还需要进一步针对高收入人群,并且在职业责任保险、教育保险等方面形成积极探寻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与银行业业务关联密切的险种也是未来保险业不断发展的重要需要。例如,不予备案或暂缓备案与创新产品60%以上类同的产品,这样才能形成纳什均衡,公司才有动力去进行创新。

(四)在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做出努力

管理者潜能的发挥要靠优良的体制,可是体质不能取代管理,进行管理创新和进行体制创新一样,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在三大国有公司的改制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管理创新是当务之急。第一步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目标要被确立;第二是要以诚信为取向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需要建立,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第三是要建立起双向选择的人事劳动制度。

创新是动力,是发展,是挑战,勇于创新,大胆开拓,拼尽全力打好保险“十三五”这场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