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存在诸多复杂的问题尚待厘清,多家保险中介企业IPO进程被迫“搁浅”。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监管层目前对保险经纪、保险公估等保险中介企业的上市费用问题、盈利模式、盈利稳定性、规范运作等四个方面仍存疑虑,目前该类企业进行A股IPO存在较大困难。
多家保险中介剑指A股IPO
A股创业板的较低门槛一度点燃了国内保险中介机构的上市热情。
据业内人士透露,深圳民太安保险公估、江泰保险经纪、中汇国际保险经纪、泛华保险公估等多家保险中介企业,均在积极筹备A股创业板IPO,其中部分保险中介企业已选定了保荐机构。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国内保险市场的飞速发展,部分保险中介企业已颇具成长性,且基本符合创业板的上市门槛。
以深圳民太安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自1999年以来,连续多年居国内保险公估市场份额首位;该公司2007年实现公估服务费收入超1.4亿元,同比增长63%;截至目前该公司注册资本达5000万元。
保监会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实现营收89.23亿元,同比增长24.88%。
此外,保监会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中曾提到,鼓励风险投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上市融资。部分创投据此对保险中介机构一度非常看好,譬如,著名创投公司经纬资本曾在华康保险代理公司中投下巨资。
IPO遭遇四大难题
不过,由于行业自身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监管层目前对于保险中介企业进行A股IPO疑虑重重。
2011年1月1日,保监会发出一号监管文件《于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清理整顿保险代理市场的通知》,要求各地保监局对辖区内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在业务财务等方面不合法、不真实、不透明的合作关系加以整顿。
深圳某资深投行人士透露,保险中介市场的混乱,令监管层在对待保险中介企业IPO申请时颇为谨慎,多家保险中介企业的上市计划已搁浅。
在上市费用问题上,监管层认为,保险中介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上市时发生的承销费、审计费、评估费、律师费等相对募集资金而言较高,且上市后还需发生审计费、信息披露费用等一系列后续维持费用,规模偏小的保险中介企业上市,可能存在上市及后续维护费用相对企业规模过高的问题。
在盈利模式方面,监管层认为,保险中介企业区别于一般生产企业和金融企业,没有生产型企业的各类有形资产,也没有其他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以及各类金融资产,只依赖于其专业服务能力;国内市场目前缺乏纯服务型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可能难以理解保险中介企业的盈利模式并难以对其进行合理估值。
在盈利稳定性方面,监管层认为,保险中介企业大多存在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波动较大的问题,且存在盈利过度依赖单一客户或少数客户的风险,并存在与股东单位关联交易过多的风险。
“很多保险中介企业是由大型国企出资,其收入的来源很大部分来源于股东单位,在独立性方面较为缺乏。”上述投行人士认为。
在规范运作方面,监管层也提出质疑,“发行上市对于用工、税收、合法合规经营方面存在较高要求,但目前保险中介企业运作与此还存在一定差距。”
下一篇: 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