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后,保险业举全国之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中国保监会相继出台了八条政策和三项举措,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亲赴上海调研部署自贸试验区保险相关工作。上海保监局作为属地监管机构,在保监会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和法制化为方向,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简政放权,探索转变保险监管模式,推动保险业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
一年来,上海保监局坚持制度创新为主、配套政策支持为辅,区内保险市场培育为主、区外保险市场呼应为辅,市场规则体系建设为主、市场环境优化为辅,成效显著。目前,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体系基本成形,市场规则初步确立,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保险业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又一次充当了金融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和桥头堡。
自贸区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成效初显
市场主体快速聚集,市场体系基本完备
截至8月底,自贸试验区内已设立13家保险公司和1家外资保险代表处,保险机构数量占区内银证保三类持牌金融机构的15%。其中,产险公司9家、寿险公司4家;外资保险公司2家、中资保险公司11家。机构形态既包括传统的产险、寿险分支机构,又包括航运保险营运中心等新型功能性机构,此外,多家自保公司、再保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中介等专业性法人公司正酝酿入驻自贸区,资本多元、业态完善和功能丰富的保险市场体系正逐步形成。
市场创新活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力
随着机构的集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活跃,形成了“高、新、特”的业务发展特色。一是高端航运保险业务蓬勃发展。航运保险成为区内第一大险类,截至8月末,区内船舶险和货运险业务共计3.45亿元,占产险机构区内业务保费之比高达36.43%,远高于同期上海13.99%以及全国2.26%的比例。二是新兴保险服务方兴未艾。自贸区内融资租赁公司、第三方支付企业、文化类企业等新业态层出不穷,与之相伴的新兴保险业务创新不断,目前已经推出了知识产权保险、文化产业保险、演艺保险、会展保险等险种。三是离岸保险业务顺利起步。截至2014年8月底,太平洋财险自贸区分公司开展离岸保险业务1074.99万元,占全部业务的48.09%。其他保险公司也纷纷将离岸保险列为重点发展业务。按照“区内区外市场联动发展、区内改革创新辐射带动区外”的思路,从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培育之初,上海保监局就较好地发挥了上海保险业的整体力量,有力地支持了区内实体经济的发展。截至2014年8月底,全市102家保险机构中有64家为区内6014家企业提供财产险风险保障2.06万亿元,人身险期末有效保额738.52亿元,实际支付保险赔付款3.68亿元,区内企业覆盖率约30%。
市场规则初步确立,风险防控有法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为推进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部署,建立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较好发挥政府作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是一项重要任务。目前,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初步确立司法规则与监管规则相衔接、行业惯例与国际经验相补充的市场规则体系。一是与上海市检察院和人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上海证监局联合签署“加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法制保障合作备忘录”,与上海海事法院建立互训机制,完善自贸试验区司法规则。二是简政放权,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监管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区内非现场监管数据统计制度,在全国率先建立航运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对自贸区保险创新发展和风险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优化监管规则。三是尊重行业惯例,制定航运保险行业惯例指引,为司法审判作参考。四是积极吸收借鉴国际经验,依托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加强与国际航运公会、国际海上保险联盟沟通联系,学习借鉴航运保险条款,交流承保理赔知识。同时,正抓紧研究制定自贸区保险业务风险评估指导意见,要求保险机构开展全流程风险评估,强化机构和主要负责人内控责任,发挥市场力量,从根源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后续发展潜力可喜
一年来,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政策利好不断释放,贸易、外汇、税收、海关、检验检疫和金融监管新政策、新举措陆续出台,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政策叠加的综合优势,从释放保险需求、优化保险供给、深化保险创新等各个方面,推动了区内保险市场的完善。二是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离岸保险税收问题被正式纳入自贸区税收政策研究框架,自贸区外汇保险改革步伐加快,资管公司设立自贸试验区子公司前景明朗,货运险电子发票即将破冰,为自贸试验区航运保险和离岸保险业务发展、保险资金的境外运用、保险机构“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三是信息平台基础建设稳步推进。保险监管信息与自贸试验区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以及国外自贸区自动通关平台已经对接,区内保险机构信用行为已纳入自贸区信用信息体系,包涵七大险种承保理赔数据的航运保险信息共享平台逐步深化,推动形成上海航运保险定价中心,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国际竞争力。
为自贸区保险市场提供智慧和实践
上海保监局高度重视自贸区保险市场建设。自贸区挂牌后,局党委随即成立创新业务监管领导小组,局长亲自挂帅,下设创新办公室,专职负责自贸区保险行业创新和监管工作。按照保监会党委部署决策,上海保监局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
积极推动制度创新,配合保监会搭建支持自贸区保险市场建设政策框架
一是配合规划保险行业支持自贸区建设的政策布局。2013年9月18日,保监会正式印发《新皇冠体育: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关事项的复函》,率先出台八项政策措施,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二是谋划三项制度创新举措。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上海保监局就自贸区保险市场建设整体框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2014年5月,保监会发布进一步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三项新举措,明确允许上海航运保险协会试点开发航运保险协会条款,备案后会员公司可以自主使用;取消在沪航运保险营运中心、再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的事前审批,由上海保监局实施备案管理;取消自贸区内保险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事前审批,由上海保监局实施备案管理。从产品监管、机构监管、人员监管三个方面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制度,为自贸区保险市场下一步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
贯彻落实支持政策,创新推动各项举措在自贸区落地
一是制定具体落实措施。上海保监局制定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险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备案管理办法》,充分放权市场,激发保险机构自主经营动力与活力,切实把保监会的支持政策落到实处。目前,相关机构和高管备案均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二是充分利用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专业平台,锐意创新。2013年12月26日,在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关心支持下,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正式成立,成为国内唯一专业性航运保险社团组织。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已经完成航运保险现有产品条款的梳理,并着手进行协会条款开发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第一个协会产品“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的条款开发,已向保监会报备。三是加大法人机构和功能性机构的引进,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能级。在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保监局整体布局,加大法人机构和功能性机构引进力度。目前,华泰航运保险营运中心作为第一家省级分公司已入区;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保安联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区内保险法人机构正式获批筹建;太平洋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即将在区内开业;上海市政府积极筹划保险类金融要素市场—保险交易所入区设立;中美国际保险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等一批功能性保险机构正酝酿入驻自贸试验区。
努力强化外部协调,持续推动自贸区保险市场政策环境改善一是成功推动离岸保险税收问题正式纳入自贸区税收政策初步方案。上海保监局利用财政部调研离岸业务税收政策的有利契机,组织行业开展离岸保险业务税收优惠政策效应测算,配合上海市财政局,完成离岸保险业务税收政策的初步方案设计。二是着力促进自贸区外汇保险改革向前发展。上海保监局与上海外汇管理局进行深入沟通和探讨,对保险机构进行广泛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梳理政策节点,提出了改进和创新自贸试验区外汇保险政策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在继续加强与上海外汇管理局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国保监会、上海市政府支持,加大对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的政策协调力度。三是积极参与自贸区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上海保监局就如何对接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以及国外自贸区自动通关平台经验等,与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深入交流,目前已经完成平台对接的各项基础准备工作。四是配合推进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上海保监局积极协助上海市政府和人行上海总部建立自贸区信用信息体系,对自贸区企业主体的信用情况予以采集汇总。
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一年来的发展,是保监会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上海市政府积极支持协调的结果,也是上海保险行业共同努力、创新发展的结果。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虽是金融业先行先试的一小步,却是保险业改革创新的一大步,承载着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探索保险强国之路、服务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可以相信,随着《国务院新皇冠体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保险业将以更强的信心、更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举措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发展。
上海自贸区保险市场建设的一周年,恰如一颗种子开始萌动,生根发芽,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绽放保险业最美丽的花朵。
下一篇: 中国保监会就偿二代监管再征意见